法律上有一句話叫「假定無罪」(Presumed Innocent),即是在未定罪之前,所有嫌疑犯都應被視作無罪。可是,局外人最容易被誤導,我們多少對嫌疑犯抱有偏見,而這種偏見卻會影響到無辜者的一生。
就好像男主角在影片的開首已被當場抓住,因為各方面認定他是疑犯,警方對他軟硬兼施,試圖令他認罪然後罰款了事。「沒做過當然沒罪」一直是男主角堅信的理念,為了清白,他要犧牲自由,想解脫,則會蒙上一世污名,導演在這種心理矛盾上着墨不少。
電影中,警方不時標榜着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入罪率,但是當中有多少人是受不住時間、精神和金錢壓力而認罪的?這是影片希望帶出的問題。此外,劇情亦道出了司法的無奈,因為就算有幸遇上公正的法官,其作出「無罪釋放」的裁決亦困難重重。不過,最令人震驚的是,原來非禮這些嚴重罪行是可以私了解決,難怪日本的風化案數字向來嚴重。
受害者當然讓人同情,但是被冤枉的人也很無辜,誰是誰非,一切交由法庭定斷。影片在法庭橋段上處理得一絲不苟,審訊過程、控辯律師的觀點,還有盤問證人時絲絲入扣,讓觀眾猶如在旁聽審訊,見證一場現場感強烈的公義大作戰。
這個世界上沒有百分百會贏的官司,但是身陷冤案時,除了疑犯本身堅持到底,家人朋友給予無限支持,律師不能心存偏見,法官要公正嚴明,最重要的,還是沒有遇上因為不服氣而埋沒或忽略重要證據的警方和檢控方。
需要得到這麼多方面的配合,也難怪電影不下一次道出,日本風化案疑犯獲判無罪的機會率是微乎其微。
(刊於頭條日報《碟影滿人心》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