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祁想」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祁想」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2月24日星期二

忘與忙

 
自己很能忘,對一些使自己不快樂的人、一些不快樂的事情、一些不快樂的感覺都能像過眼雲煙般,霎時忘記。

可能我就是那類會局部失憶的人,腦內會自動把不快樂記憶刪去。

個人認為擁有這功能的人是幸福的,因為這可以留多點記憶體來記著值得記的人、事、感覺。

個人又認為擁有這功能的人是比較不會不快樂。

注意「不會不快樂」、「沒有不快樂」之類並非便等如「快樂」。快樂是進一步的事。

對自己來說沒有不快樂已經是很好的了。

近年我都是沒有快樂亦沒有不快樂。

其實先天沒有這種功能的人是可以後天訓練自己的。

習慣不要翻揭記憶體中不快樂的部份,久而久之,便能慢慢鍛鍊出來。

常翻著不快樂記憶的人只會使自己忙,而不會令自己忘。

-----------------------------------------------------------------------------------------------------------------

以上是我寫於2006年的短文,現在拿回來看看,思索自己在這些年間到底有沒有改變。

嗯,表面上是沒有改變的,我依然是一個很能忘記的人,但是,我發現,自己以為忘記的事,其實在最深深處並沒有忘記到,反而是因為以為自己忘記了,當即沒有好好處理掉不快樂的感覺,久而久之,對自己累積的傷害便更加深。

 

2013年3月11日星期一

治男人的方法



蒙嘉慧與出名爛玩兼想也沒想過要結婚的鄭伊健早前於東京完婚,恭喜哂。

新聞已是舊聞,我還拿來談論好像已過時。
且慢,之所以令我有感而發,是看到蒙嘉慧的一篇訪問(請按此看閱),文中說到她收服鄭伊健這名大孩子的方法是比他更爛玩。

鄭伊健出名大細路,面對一個如此性格的男人,不少女人會不停催促他早日成熟,做個有責任感的人。
可是本性難改,又或是男人覺得沒問題,根本不想改。
男人依然故我,女人自然愈看愈覺不順眼。我想,大部份女人對男伴身上看不過眼的事情定必會出聲,要他改變,盯緊他有沒有改變,他愈是沒改變,就愈要他改變,愈是盯緊他有沒有改變。周而復始,沒完沒了。

結果日煩夜煩,有的男人怕"煩膠",表面改變敷衍了事,但內心默默地起革命。
最常見的例子是抽煙,女人不喜歡身邊人抽煙,想盡方法要他戒掉。男人表面是戒了,實際上偷偷抽,可憐。
又或是男人愛滾,女人當然難忍,哭哭鬧鬧要他甩掉所有情人,男人怕煩,所以表面應承,但悄悄偷腥,可憐。我指的是女人。


可是,面對一個連表面說會改都不想的男人又有何辦法呢 ? 蒙嘉慧的做法是比對方更甚。
鄭伊健難以改變爛玩性格,蒙嘉慧選擇比他更爛玩,結果"迫"出鄭伊健要照顧她的責任心。當然這要蒙嘉慧本身也愛玩才行,不然勉強沒幸福。


依蒙嘉慧的方法,並引申到許多女人眼中的男人"缺點",諸如花心、小氣、說謊、沒有責任心、沒有上進心、沒主見、膽小、自私、自負、沒教養、沒情趣....等等等等,那豈不是女人要比他們更加花心、小氣、說謊、沒有責任心、沒有上進心、沒主見、膽小、自私、自負、沒教養、沒情趣....?

咁樣work 咩 ?
我不知道,但如此一來,未"激發"出男人的責任感,應該已先把自己變成一名臭四港女了。


我想,蒙嘉慧這方法其實潛藏了接受對方性格和嗜好的意思。

有些女人不喜歡男人某些性格,比方說孩子氣,覺得自己的男朋友要成熟一點才能照顧和保護自己。這亦無可厚非沒有錯。
不過,同樣地,男人也覺得擁有如此性格並非甚麼壞事,卻被女人不停要求改變。長此下去,大家沒癮。

要知道一個人很難因為另一個人而改變,人們大多是為自己而改變,而後者一般要經歷過甚麼大事,才會促使這種改變的。


至於男人的嗜好,有些女人不喜歡男人某些嗜好,好像攝影(因為太花錢)又或是打機(因為太花時間),便想盡方法要男人放棄。
然而,依蒙嘉智慧的做法,非但不阻止,還要去接受。
不過,接受只是初步,接受了之後,還要一起參與才會開心。
想想看,作為一名旁觀者比較開心,還是跟男人一同參與比較開心呢 ? 同聲同氣,也能為關係製造更多共同話題。若然比男人更投入更精益求精,那麼男人對女人就更多了一份佩服和欣賞了。

當然,勉強沒幸福,假如自己真的沒興趣,卻要強迫自己投入男人的嗜好裏是一件慘絕人寰的事。
短暫的關係倒還可以,假若打算與男人建立一段長久關係,則要認真想想這個男人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所以,與其說蒙嘉慧能夠"收服"或"治到"鄭伊健,倒不如說她很清楚如何跟這個男人相處更為貼切。

"收服"含有女尊男卑的感覺,而 "治"男人,亦只會令男人"怕"自己。
怕不會生愛,懂得與男人相處,才會令他更愛妳。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3月6日星期三

我知要向前看,但我真的還沒找到讓自己向前看的人嘛 !



在《失戀自作業》(Silver Linings Playbook)中,男女主角同在愛情路上受創傷,男主角的老婆給自己戴綠帽,女主角則年輕喪偶。

生離死別哪種較傷痛我不好說,總之因為大家都放不下,所以都患上精神病而且進過療養院。

這是一部勵志愛情電影,編劇當然不會讓他們的病情惡化下去,而是讓彼此碰上大家,再互相救贖,走出情愛陰霾。


愛情故事最好看的部份就是愛情如何發生,正如現實的愛情最窩心時刻,莫過於拍拖前大家猜測對方心意曖曖昧昧的時候。

不過,男女主角因為面對情傷的態度不同,所以與其說是互相感染心生愛意,倒不如說是女主角感染感動男主角更為貼切。


女主角被塑造成一名堅強的人,丈夫過身了,傷心欲絕下她選擇積極面對,包括跟所有同事發生關係,也包括參加交際舞比賽。
當然,"跟所有同事發生關係"是為故事添加喜劇效果,但這也可以視為以性愛麻醉傷口的行為.



女主角喜歡向前,相比之下,男主角則選擇停留。我不會以消極來形容他,因為他對與前妻復合那種信心真是既樂觀又積極,他還努力改進自己,希望前妻對自己另眼相看。


從男主角身上,我看到不少人的影子。他們在失戀後對前度戀戀不捨,就算身邊家人朋友屢勸放下感情,多年下來,依然糾纏不清。

我也明白圍着前度團團轉某程度上是期望有天可以挽回感情,但我更相信,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找到替代的人之前,唯有以一段逝去的感情來填補情感空白。

人人都知道投入一段新感情是最快忘記過去的方法, 但平白那裡找個人來愛呢 ? 那唯有繼續寄情於過去一段情,至少對方是自己很熟悉又餘情未了的對象。這樣總比起一個讓自己投入情感的對象也沒有那種空白感來得充實。


人們常勸告失戀者要忘記過去向前看,你猜失戀的人不知道嗎 ? 但真的還沒找到讓自己向前看的人嘛,那就由得人家沉淪一下吧,到適當的時候,自然會看到在前方等候自己的人。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3月5日星期二

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女人面前的失敗男人



在南韓電影《我愛瘋SEX》(Whatcha Wearin' ?) 中,女主角說  :  戀愛總是那一套 : 邂逅、相愛、分手、傷心、然後又邂逅,必定是厭倦了離離合合才結婚。

這句話非常打動我,因為我的一些朋友,就是因為厭倦離離合合才步入教堂。當然,他/她的另一半是不知道他/她們如此想法。

不過,電影另一個令我很有感受的地方,是女主角與男主角前女友的性格分別。


編劇為男主角塑造成一名有音樂天份但鬱鬱不得志、生活營營役役的男人。隨着劇情發展,男主角不時回想起與前女友的點滴,其中一幕是前女友叫他做人要實際一點,男主角聽後一怒之下把前女友送的名貴結他打爛。

來到他與女主角的相處時,女主角除了很欣賞他的才華外,還鼓勵他要堅持自己的夢想。男主角即流露感動的眼神。
因為這是一個大團圓故事,男主角當然最後成功了。



人們常說,成功男人背後總有一名支持他的女人,相對而言,就是失敗男人背後總有一名常向他潑冷水的女人。

前者說法的確有一些著名例子,好像台灣導演李安的太太,就是支持丈夫圓他的電影夢,所以肩負起整頭家的生活擔子。
至於後者,我倒想到幾名親人。


這種說法其實不無道理的。根據"皮格馬利翁效應" (Pygmalion Effect),人是會根據別人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簡單而言,就是被付予高期望的人,表現會好一點。

所以略懂這種心理效應的上司、配偶或老師,會選擇稱讚他的下屬、另一半、學生,多於責備他們。


我很認同皮格馬利翁效應,所以很多時候都會稱讚別人,給別人信心。
不過,說回戲中劇情,又或是拿現實的例子去探究,假如李安一直都不成名,不知他的太太會否支持他下去呢 ?

所以,與其是以支持和潑冷水來區分女主角與前女友,倒不如以好不好運來形容她們。


戲中說到前女友與男主角拍拖多年,最終搭上一名事業有成的男人,所以與他分手。這可以解說為她貪慕虛榮,也可以象徵她對男主角遲遲沒成就而失去耐性,並為自己謀打算。

至於由女主角鼓勵男主角直至男主角成名,戲中沒有說明時間長短,但從劇情推斷,一定比男主角與前女友一起的時間短。

這引申到一個問題,假如男主角在與前女友拍拖期間已事業有成,又或是與女主角拍拖多年音樂事業仍不見有起色,結果會否不一樣 ?


我很相信許多潑冷水的女人,在一開始也曾支持過另一半,只不過日子不斷過去,預期另一半成功的願景無從兌現,自己的青春隨着等待不知不覺逝去,離開這個男人已沒可能,唯有以冷嘲熱諷來發洩不滿。
而男人的事業一直沒起色已是心煩,加上身邊的女人又日夜播着煩音,久而久之,連自己僅有的信心也失去了。
當然我不排除有一些是較為實際的人,你/妳跟她/他談夢想,只會被潑回幾公升冷水,無癮之極。   

其實這類女人最適合與一名已建立成就的男人在一起,但已成功的人,又有更多的選擇,會否選擇這類女人,又另當別論。

至於男人,成功與失敗其實不只是建基於另一半的讚美或嘲諷聲音,還有自己的努力與否,把握到際遇與否,失敗了卻全都推向身邊人,或許表面上可能會好過一點,但其實自己心知肚明失敗的原因。

Bookmark and Share

2012年7月31日星期二

漸漸消失的景物 2 : 再訪欣澳木柱群


相隔上次去欣澳(Sunny Bay or Yam O)已有三個月了。因為上次只帶了傻瓜機,也沒下腳架,拍出來的木柱群當然效果不大理想。
這一次帶備全副武裝出動,大清早已到達欣澳,為的是希望拍到海水呈鏡面的倒影效果。
結果總算滿意。

每當獅子座看到木柱群都會說,現在的欣澳跟從前的陰澳(欣澳的舊名字)分別可大了,從前的木柱多不勝數,還有接駁船,現在的木柱只寥寥幾條,蠻疏落的。
無緣看到舊貌我也沒有辦法,誰叫我現在才與欣澳結緣,而獅子座早與陰澳見面。

其實木柱少了只是其中一個變化。
依今次所見,現在的欣澳還不斷受到污染呢。


你們看到照片中橫卧的條狀物體,看似是在水中漂浮的木柱,其實它們是一塊塊在水中漂流的"發泡膠",只因我拍照時曝了一分鐘光,所以才呈現條狀形態罷了。
另外,在不遠處也有一些工程船在不知進行甚麼工程,水也黃了。


逆光拍攝,木柱沒之前那兩張清晰,所以唯有把照片調成黑白,裝作有情調。
[看 ! 工程船已開始在那邊施工了 !]

對於大自然不斷被人類破壞和污染,我真的覺得很可惜和無奈,也無能為力。
你跟決策人說環保嗎 ? 他們卻說不夠樓宇供應,市民都沒樓可住,還談甚麼環保呢 ?
可是,生態一方面繼續被破壞,但又不見得市民就有樓可住。


還是另一位朋友的說法好笑。之前打邊爐說到誰不吃牛的話題。
朋友說從前都曾為了減少碳排放的原因而不吃牛,後來發現得少數之力其實都沒有用,所以現在倒不如加速破壞地球好了。

雖然朋友的說法是一個悲觀的笑話,但也令我細想了片刻。
的確,減慢不代表不發生,而是在拖長整個破壞過程而已。
不過,難度真要加快地球毀滅,以縮短地球其他生物的痛苦這麼極端嗎 ?
聽上好像有點理道,但我還是不忍心這麼做。

所以在沒法改變的情況下,只好盡量珍惜還可以擁有的大自然風光。



Bookmark and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