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8日星期日

《四大名捕 2》(The Four 2) :不及第一集好看


今時今日,觀眾被荷里活的高端特技寵壞得眼角很高,中港電影的特技效果稍為做得欠佳便遭嫌棄,一點情面也不顧。

沒辦法,誰叫中港電影也要倚仗電影特效來吸引觀眾,但又不及荷里活電影有龐大人力物力做特效,自然給比下去。好像《四大名捕 2》這部武俠魔幻電影,便明顯地有很大進步空間。以上億元的大製作來說,這戲的特技其實可以做得更好,特別是那場鐵血大牢石橋坍塌場面,便是走上特效的回頭路,與完美還有很大距離。

《四大名捕》系列的第一集以帶出主要角色和查案為主,四大名捕被塑造得本領高強,個個身懷絕技,有型又好看。來到第二集,懸案仍有,但查案的比例不多,過程也是說了算,懸念不高。明顯地,編導不是以查案歷程來吸引觀眾,角色人物才是重點。但又因為重點落在人物上,把電影的節奏都拖垮了。

本片改編自溫瑞安的同名系列小說,改動的篇幅頗大,人物關係也作很大改動,其中盛崖餘便由男人改成了女人,還把他由四大名捕的老大,變成了被大家收養的血案遺孤。

這樣的改動其實不是致命傷,最大的問題出在戲中的人物太多,除了四大名捕「無情」盛崖餘、「鐵手」鐵游夏、「追命」崔略商、「冷血」冷凌棄外,還有他們的恩師諸葛正我、女捕快姬遙花、上集大壞蛋安世耿、柳大人……編導意圖給每個人都支開一個章節來描寫,主題故事不斷改變,變成了許多個小故事放在同一部電影裏,枝節太多,主次脈絡搞不清晰,令電影打了個折扣。

電影不同於小說,是因為小說有足夠空間,給每個角色都來個其起承轉合的身世背景大解畫。電影在不夠時間篇幅下,要處理眾多角色,最重要是要緊扣在一起,才不會給人鬆散的感覺。《四大名捕 2》的編導明顯對每一位人物都那麼喜愛,以致不能狠下心腸作出割捨。人人都有戲份皆大歡喜,反令電影的節奏不夠俐落爽快。


《四大名捕 2》(The Four 2)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2月5日星期四

《阿信的故事》(Oshin) : 古代女性之美



         假如沒看過八十年代的著名日本劇集阿信的故事》,我會推薦大家找來看看,因為該劇除了是著名經典外,最重要是故事所展現的堅毅和刻苦精神,時至今天仍值得我們學習。

        來到二O一三年剛好是該劇首播的三十周年,導演把這個感人故事搬上大銀幕,主要集中描寫阿信在七歲被父親賣去當家僕之後的幾年歲月。

        這麼小的一個女孩便要經歷這麼多,當然悲哀。觀眾看這戲時自然會集中在阿信的遭遇上 : 她被父兄推去打工養家、打工時受盡欺凌、遇上貴人又波折重重,劇情感人肺腑,委實叫人淚流披面到完場。

不過,若然宏觀地從阿信這人物看整個故事,其實可以透視到那時代貧富懸殊之下,女性的命運也截然不同。阿信生於明治時代,男尊女卑是大勢所趨,尤其在貧窮家庭的女性如阿信、她的母親和祖母,注定人生悲慘。反觀那名富家小姐受萬千寵愛,她的母親和祖母亦氣度雍容慈祥,似乎未受男尊女卑的不平待遇影響。

        作為一部讚揚女性美德的電影,男性角色必然被描寫成性格不討好,好像阿信的父兄,便窩囊沒用得讓人痛恨,就算那名救了阿信的逃兵,其性格亦帶著畏縮缺憾。有了這些有缺點的男性角色襯托,更能突出這些女性角色的個人特質。

她們每一個人都代表著不同的性格 : 阿信樂觀和刻苦耐勞、她的母親肯自我犠牲、加賀屋的老奶奶開明、富家女孩知錯能改,甚至那名對阿信百般欺凌的女,最後也表現出悔意。戲中各個女性角色身份背景不一樣,匯聚一起,卻彰顯出古代女性的各種美德。



《阿信的故事》(Oshin) 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2月4日星期三

《掃毒》(The White Storm) : 劉古張入刀山



 
「誓要去入刀山,浩氣壯,過千關」,聽到這幾句歌詞,除了令人想起鄭少秋和陸小鳳之外,也是《掃毒》中三位主角將面對不同生死危機前唱出的「飲歌」。不過仔細去留意這首「飲歌」出現的時刻,又會發現這是阿天和子偉「坤」勁秋「落搭」,讓他繼續去賣命的兄弟催眠曲。

有如此的鋪排,可見導演陳木勝深明在一段兄弟情裏,總有人傻更更地麻木相信兄弟情,繼而被主導的人利用。當然,這種利用可以是惡意的,更多的是自私,以利用兄弟去幫自己平步青雲,阿天(劉青雲  飾)如是,其後的勁秋(古天樂  飾)如是,只有子偉(張家輝 飾)一直都最為單純。

《掃毒》講述一場警方與毒販的激烈對疊,實際描寫了三個沙煲兄弟的情義矛盾、恩怨情仇、無奈抉擇、內疚追悔……內涵豐富,人生交叉口一個接一個,角色的主導位置隨故事發展對調,為一條簡單的主線橋段,調度出多變的劇情脈絡。

兄弟情寫得再好,角色鮮活生動,也視乎演員能否駕馭,彼此間是否擦出火花。尤其如這類有幾名主角的電影,只要其中一位演員稍為不自覺地搶戲,已成敗筆。

看過這戲,除了再一次讚嘆劉青雲、古天樂和張家輝的演技(劉和張又比古好一點),我實在想不到有誰比他們三人更適合演這三兄弟。看到最近報章把這戲的宣傳焦點放在張家輝跟女神級人妖Poyd的激吻演出上,我覺得為了宣傳,這是無可厚非的。然而,戲中最好看的地方,是三位男主角自然流露的情感交流互動,劉古張三人亦互相配合沒有誰蓋過誰的風頭,讓觀眾為戲中人的情義感動,為三兄弟互相寸嘴而發笑,為他們出生入死而緊張捏汗。

《掃毒》開了一個很吸引的序章,鋪陳設計出很有張力的中段,危機層次由輕轉重,很有力地推進劇情至高潮搏鬥場面。縱然來到後段大量子彈橫飛,有點誇張,但整體而言,導演陳木勝很能營造出生死之交在命運邊緣的壯志豪情、笑看生死,讓觀眾見識到甚麼才叫一生一世的好兄弟。

兄弟情以外,電影亦融入「選擇」這個命題,道出了人生在世,沒得選擇固然悲哀,但有時選擇擺在面前,也可以是慘事。下不了決定卻不得不選,某程度上是沒得選擇的一種。

這樣突出的命題發人深省,叫觀眾進一步投入到主角在「二揀一」的難處困局,看時咬牙切齒,心想怎麼選都是一條死路,替角色擔心卻又不幫不上忙。這就是出色劇情給人的觀影時過癮感受。


《掃毒》(The White Storm) 預告片 :



戲中這首《誓要入刀山》的兄弟「飲歌」,其實是阿天和子偉「坤」勁秋「落搭」,讓他繼續去賣命的兄弟催眠曲 :


原裝正版,由鄭少秋主唱的《誓要入刀山》是七十年代著名電視劇《陸小鳳》的主題曲 :



最後,我想說的是Poyd真的很索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1月27日星期三

《飢餓遊戲 2 之星火燎原》(Hunger Games 2 Catching Fire) : 一場政治遊戲



        將原著小說改編成一部電影,需要一定的技巧,尤其要改編一套系列小說,更要懂得去蕪存菁,在電影的第一集裏,把各主要人物和故事背景交待得一清二楚之外,也要顧及追看性,畢竟還有第二第三甚至更多的集數陸續有來,假如在第一集便失去了吸引力,靠往後集數來力挽狂攔,就更加困難。

        《飢餓遊戲》小說共分了三部曲,電影第一部曲出來的效果未算理想,來到第二部曲《星火燎原》,慶幸編導重拾故事重點,回到以人物為中心,讓人真正感受到作者在這個架空於現實的故事,埋下的明嘲暗諷。

        第二集從「革命」裏找出路,女主角無奈變成了人民的精神領袖,成為一種「起義」的象徵,大家從她身上看到了希望。當人民有了意識,從麻木被壓迫中醒覺過來,繼而做出對抗強權的行為,這是當權者最不欲見到的局面。不受控制者自然必須要鏟除。

        《飢餓遊戲》打着青年科幻題材旗號,其內涵卻超越了青少年的範疇,從中展現出現實世界裏的種種不公允。貧富懸殊、階級之分,是戲中最明顯的不公現象。

戲中的有錢人生活無聊得,要設計出一個廝殺遊戲來尋求人生樂趣。低下層在有錢人眼裏對同野獸,他們的生命賤如無物。低下層在捱餓的時候,有錢人更折墮得想方法令自己嘔吐來吃更多美食。這種種    把現實世界裏貧富    放大 。

今集著重意思多於競技場面,假如想看如第一集那類埋身肉搏生死之戰,可能會感不足。
然而,在一場鬥爭裏,埋身肉搏只是最基本的作戰方式。編者透過這場技巧賽告訴我們,要在一場生死遊戲中勝出,必須要懂得結盟,適當時要犠牲一些人,而以為自己是控制大局的人,揭穿了,無非只是最大的棋子。把這戲的隱喻與現實對照,任何的政治遊戲又何嘗不是如此 ?


《飢餓遊戲 2 之星火燎原》(Hunger Games 2 Catching Fire)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1月22日星期五

《末日派對》(Doomsday Party) : 香港問題共冶一爐



 
        如果說今時今日的香港沒有問題,實在是太逃避現實的說法。只要稍有留意時事,一定能感受到現今政治、社會和民生為市民甚至政經界帶來的各種衝擊。

偏激對抗還是官逼民反,各有支持和反對者。在矛盾衝突下,人人的處理方法都不一樣,發聲還是沉默,其實沒有絕對的對錯。不過,願意發聲始終是一件好事,假如真有立心不良的人存在,市民的意識至少令他們在行事上不再那麼理所當然。

所以我一向甚欣賞那些大膽批判社會的影藝作品。如《末日派對》,便不留情面、相當直白地宣示不滿

導演何康很有心思地把五段城市故事串連在一起,也給各個角色賦予一種社會符號,透過各人帶出了各種社會重大衝突,以至活在這些衝擊之下各人的苦況。導演野心不少,大膽地把許多政經和民生問題共冶一爐,再醖釀升溫,推進劇情。只是,一部電影結集了太多題旨,不夠篇幅進行深挖,就算留下了印象,也給人共鳴不深。而且只以巧合來使幾個人交集在同一空間內,亦太理所當然了。

電影中的香港問題我們不會感到陌生,社會問題帶出來,引起觀眾關注了,觀眾自然期望導演能帶出一些想法,否則只是社會問題的複述。戲中各種衝擊推進到至爆發點,卻只象徵式以引爆炸彈來炸出光明出口,如果這是導演埋下的寓意,這想法未免太簡單。

導演把電影拍得現實,觀眾自然跟他來個很現實的計較。偏偏導演卻以一個超現實的派對作終結,給觀眾的感覺似乎在說,不要理這麼多啦,我們繼續跳舞自我麻醉吧 ! 給了觀眾這種感覺,應該非導演的原意吧 ?


《末日派對》(Doomsday Party) 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

《爸爸去哪兒》(Where Are We Going ? Dad) - 父母要懂得放手


我想沒有一位家長承認自己是"怪獸家長",外人覺得他們對孩子過份緊張,他們卻認為自己是無微不至,理由不外乎是"我咁做,都係為孩子好"之類。好像我母親大人,就常掛"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話在嘴邊,來反駁我們怪她緊張大師上身。

母親更指我沒有孩子,當然不會明白她的苦心,可以說得輕鬆口響。的確,假如我有孩子的話,我可能比"怪獸家長"更"怪獸"也說不定。

我現在未有孩子(也預期將來不打算有),那就先來讓我口響一番吧。

我常覺得,若然為孩子好,父母真的要嘗試放手,由得他們跌過痛過,再從教訓中學習,而這些跌痛,最好越早經歷越好。父母可能會心痛孩子受傷害,但為了孩子變得堅強(這是心理上的質素),有時真要狠心一點。

我一直都是這麼想,當我看過11月15日那集內地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後,更支持我這個想法。

《爸爸去哪兒》是一個由湖南衛視炮製、近期在內地火熱,也是我近期很喜歡看的節目,其請來五位明星父親(郭濤、田亮、林志穎、張亮和王岳倫)帶同自己的小孩,前往偏遠的地區,住進簡陋的地方,再每天一起或分別完成所委派的任務。(這節目的概念是參考自韓國MBC電視台節目《爸爸你去那兒》,無可否認,日韓就算是中台的節目都比香港的有創意 ! [抽水完畢])


11月15日這一集的內容、父子需要達成甚麼任務,我留待大家自行發掘,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其中一小段落,是林志穎的兒子Kimi需要先離開父親,跟其他幾位小朋友一起去向村民家庭拿食材,可是Kimi怎麼樣也要黏著父親,不讓爸爸離開自己半步,又哭又鬧的,令林志穎大為頭痛。

最後,林志穎如何處理,我先不揭透,只是,在上周五這一集過後,林志穎卻被某些網民薄責不應這樣對兒子,也有人非常同情Kimi。
但我卻認為林志穎做得再對沒有。
事實亦證明了林志穎的做法是對的,因為當林志穎離開了兒子後,Kimi除了有一陣子的茫然不捨之外,很快便恢復心情,與其他小朋友一起達成任務,全程沒掉過一顆眼淚。

許多父母老是覺得孩子沒了自己不行,所以不敢離開孩子半步,但其實只要父母肯嘗試放開手,孩子很快會能適應過來。好像Kimi一樣,父親還在自己視線範圍內,當然會撒嬌依賴,但父親離開了,很快就如一個小男子漢一樣,非常勇敢。

有父母照顧,或是獨立自理,很多時只是一種習慣。

還是,這種想法只不過發自父母內心,他們說到底不想孩子成長離開自己,所以從小就讓他養成依賴自己的習慣,這樣就能永遠留著孩子在身邊 ?

這樣想是為人父母之常情,並沒有不對,但孩子成長後仍在大小事上要依賴父母,這樣性格,實在較難在社會立足,到時才把性格調教過來,心智上便"輸在起跑線"了。

小孩的成長,從來不單單指身體發育,而是還包括心智。我在現實生活上觀察得來,似乎一些父母卻忽略了心智成長的重要性。
    


11月15日 -《爸爸去哪兒》- Kimi 忍淚離開林志穎  石頭"沒忍住"尿褲嬌羞蒙臉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1月18日星期一

《爸媽不在家》(ILO ILO) : 母親的噩夢


 

        外籍家傭取代了母親在孩子心目中的角色,雖然是偏激的想法,但觀乎不少家庭在起居飲食和照顧孩子上,都極依賴家庭傭工,母親與孩子的相處,往往比不上孩子與家傭的多。久而久之,孩子在情感上,少不免把家傭當了親人,發展成一段類似親子的關係。

        然而,工作母親是現今許多女性的身份。她們或許因為對工作熱忱,又或因經濟環境實行公一份婆一份,照顧孩子的重任無奈要委託給家傭。「工作母親」為家庭付出,卻見到孩子與家傭比與自己更親近,那種既依賴又妒忌、表面卻又顧作大方的情感衝突,著實有苦自己知。

當深入了解這種母親與家傭的潛在矛盾,便能投入到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的故事裏。戲中的新加坡母親因為要工作,所以聘用了一名菲律賓家傭照料兒子。兩位女性不約而同因為要出外打工,與親兒關係疏離隔閡。二人身處不同階層,卻有類同的遭遇,更能描寫出在大時代下,女性作為家庭支柱的其中一員,其付出和犠牲實在令人敬佩。

無可否認,新加坡新晋導演陳哲藝很能捕捉女性脈搏,並透過戲中的兒子家樂,展現出女性的內心世界。尤其戲中的菲律賓家傭,集家傭和母親身份於一身,本身已是一個複雜的人物。

作為陳導的第一部長片,它不求譁眾取寵,只平實地深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偶爾佈置一些小幽默,嚴肅與輕鬆兼備,展現出難得才華。

《爸媽不在家》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期間。亞洲金融距今已十多年前,但本片的內涵和所散發的情感衝突,時至今天,仍能叫人投入其中。


《爸媽不在家》(ILO ILO)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1月6日星期三

《逃亡大計》(Escape Plan) : 娛樂之外的寓意




史泰龍和阿諾舒華辛力加上了年紀還接拍動作電影,無疑是一項對自我和觀眾的挑戰。不過二人聰明在於不以動片招徠,而是轉而走智慧食腦型,雖然二人的演技依然故我,但看著他們互寸互毆、大耍花槍智破幕後陰謀,魅力依然在。

《逃亡大計》講述雙雄在超級監獄遇上並惺惺相惜,合力逃出生天的故事。這類劇情不算特別,雖然有扭橋再扭橋,但觀眾也不難猜到幕後內情。

然而,本片有趣之處,是編劇為史泰龍的角色塑造成一名越獄專家,專門找尋各地監獄的漏洞,如此一來,便令這逃獄故事鮮活起來。加上超級監獄說到尾是主角間接地作繭自縛,如何拆解難關成了本片的高潮位。雖然過程不算高招,但編劇沒有刻意賣弄知識來一連串班門弄斧的逃獄絕活,卻又能營造出這位逃獄專家的犀利,實在難得。

《逃亡大計》是典型的荷里活電影,其特點是節奏爽快密麻,故事流暢亦兼顧到娛樂性,偶爾的笑點和角色自嘲佈置甚為聰明,觀影過程無疑是賞心樂事。

此外,在看慣的題材上亦增添了新意,這次的新意落在那所秘密監獄的設計上。外形有點像繁複的魯班鎖,囚室細小又密集,如我這類有點幽閉恐懼的人,運用一下想像力,已感到渾身不自在和難受。

秘密監獄這題材少不免勾起觀眾的無限想像,特別是戲中所述,這所監獄專收那些被人買兇消失的囚犯,少不免勾起人們對現實世界裏的可怕聯想,實在可圈可點。
本片娛樂以外有這些深意,不論是刻意鋪排還是無心插柳,出來的效果都甚具意義和讓人細味。

《逃亡大計》(Escape Plan) 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1月3日星期日

《宇宙生還戰-安達的戰爭遊戲》(Ender's Game) : 場面壯麗


 
        法例保護兒童,其中一項是不容許童工的存在。可是在戰爭世界裏,兒童往往變成了成人的武器,有時更需要走到前線殺敵。

        《宇宙生還戰-安達的戰爭遊戲》的戰事舞台架設在未來世界,人類受蟲族襲擊幾近滅種,為了抵抗蟲族再度侵襲,起用了一班天才兒童來對抗高智慧的蟲族。其中,安達擁有異於常人的高智商和領導才能,自然脫穎而出。

        作為一部科幻電影,《宇》片的場面是華麗悅目的。其中在開場一幕,人類軍隊與蟲族軍的戰役,以及其後在無重對戰的一場戲,幾班資優少年在沒有地深吸力的空間對戰,是我認為最好看的兩場戲。

        《宇》片有著吸引人的畫面,不過在人物的內涵和個性雕琢上,顯然不太足夠。

或許受制於片長和篇幅,整部電影顯得很倉促;觀眾還沒投入一個章節的劇情,已趕著開展下一個章節的脈絡。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安達接受星戰訓練,由受訓到晋升成領袖人物的過程,讓人覺得安達的升遷根本沒甚難度。沒有披荊斬棘的轉變,自然少了戲味

        《宇》片改編自屢獲殊榮的小說《戰爭遊戲》。據知,原著小說最為人欣賞的地方,除了其把青少年的野心和他們的心理活動描寫得相當寫實外,還有小說中關於軍旅生活、訓練方法和各類軍事哲學,都為軍隊高層高度重視。

可是,在電影中,這些被受高度評價的情節和訊息卻較為薄弱,對於閱過原著小說的觀眾,可以自行從書中的細節填補來龍去脈,但對於沒看過原著小說的人來說,或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作為改編電影,以場面來吸引觀眾無可厚非,但假若可以兼顧小說的內涵,把書中的訊息也精練地轉化成影像,整體上便更為完美可觀了。


《宇宙生還戰-安達的戰爭遊戲》(Ender's Game) 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0月30日星期三

《罪迷宮》(Prisoners) : 囚徒自囚


《罪迷宮》是一部上乘的犯罪電影,編劇除了佈置了各樣不顯眼的暗示和伏線,隨著劇情發展,逐漸把一切線索和看似無關的人物匯聚,然後來個合情合理的謎底大揭盅。那開放式結局更延續了戲外的想像,令人猶有餘悸。本片劇情懸疑,也兼備了深層題旨,引導出更多對因果和善惡的深省。

看這片千萬不要忽略戲中細節,就算是英文片名Prisoners,也有助於理解本片的深層意思。

Prisoners那個"s"代表眾數,表達了被囚禁者並非單一這麼簡單。細數戲中被囚禁的人,有的是實際被關起來失去自由者,有的卻是內心被囚禁的人,好像被苦痛困擾、被道德枷鎖桎梏、走不出慘痛記憶,又或受到良心責備的。哪一種囚禁較痛苦很難比較,但人人被囚,便為電影構築出一種鬱結沉重的氛圍,加重電影的陰暗色調。

《罪迷宮》各方面都出色,但最值得欣賞的,始終在人物塑造上。一部犯罪電影中,最好看的人物並非善惡分明的傢伙,而是站在善惡交叉口的矛盾者。他一方面為所作所為自責難過,另一方面又歇力去壓抑內疚感,為自己的行為找借口。

故此,戲中最有血有肉的角色,其實是那名女兒失蹤了的父親(曉治積曼 飾)。這名父親因為女兒遭厄運而快發狂,他要保護崩潰了的妻子,同時亦歇力尋找女兒,更禁錮了他認定的拐帶者,對他施以暴力和虐待,希望在拳頭下可以問出女兒的下落。如此角色描寫,加上曉治積曼全情投入的演繹,令觀眾對這名父親的感覺,徘徊在同情理解與不原諒之間,間接感受到他受善惡衝擊的心理。


《罪迷宮》(Prisoners)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Like Father Like Son) : 父親的學習課


 
無可否認,導演是枝裕和是探討社會課題的高手,一個錯調孩子的老掉牙故事落在他手裏,仍能拍出味道,讓人感動得無以復加。

《誰》片的故事看似簡單直白,其實導演在細節上花了大量心思,透過兩類截然不同的親子模式和兩種父親的心態,告訴我們親子相處之道,不是由父母單方面的期望作出發點,而是以孩子快樂為首要。

導演給電影設定了一個關於血緣的沉重題旨,但光以一張照片,已總括出他的想法,功力非常深厚。

照片中,兩位父親跟沒有血緣卻養育多年的兒子同站一邊,父與子展現著同樣的神態和笑容。簡單的畫面勝過千言萬語,當中包含了潛移默化也可彌補沒有血緣的遺憾。然而這種道理卻不是每名父親都能明白。

孩子像不像自己「孩子是否自己親生」這類疑惑,在歷代都困擾著某些父親。導演很能抓住為人父的內心糾結,再把這些元素注入男主角的性格和心態上,令他成為片中最有血有肉的角色。

戲中這位對兒子有很高期望的男人,當發現一直養育的兒子不是親兒時,那種對血緣的執著、對養子和親兒的迷茫……光是這個角色已埋下了各種矛盾衝突,發展出幾條很有戲味的支線。

電影透過大人作理性探討,感動觀眾的責任則落在小孩角色身上。小孩天真漫,他們一顰一笑,自然帶動觀眾的喜樂。他們一廂情願地相信父親,卻成為被擺佈的棋子,我們都知道孩子的下場,只有他們被蒙在鼓裡。他們看向父親時眼珠滴溜溜的,一臉不明所以,教觀眾流下同情的淚水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Like Father Like Son)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0月27日星期日

《情迷藍茉莉》(Blue Jasmine)︰ 好戲白蘭芝



由超級富豪一夜墮落成大眾乞兒,除了物質享受天堂變地獄外,最重要是心理上的跌宕衝擊,落差太大,就算承受能力再高,也一時無法接受。

當然,用富豪變乞丐來形容《情迷藍茉莉》的女主角茉莉(見圖)是太誇張了,因為她爛船還有三根釘,就算一貧如洗,仍能保持一身盛裝行頭,自欺欺人地維繫早已崩壞的體面。

落難名媛碎碎念,仍眷戀昔日風光,常把自己放在浮華高地對人指指點點……這樣角色最為乞人憎,一般會被編劇投閒置散,給觀眾期待她出醜的樂趣。偏偏,活地阿倫導演卻將這樣一個角色作為電影中心人物。與其說是對她的奚落,倒不如說是活導以透過她來探討由高處跌下來的人生轉變。

以為可以優雅轉身,不料華麗撞牆,是茉莉的寫照。這樣一種挫折其實道出了許多人一身無謂傲骨回不了頭的窘況。然而,舊夢常記,影響了積極面對當下人生的勇氣,人生失去了意義,那種難堪和痛苦,的確不為外人道。

當細緻分析過茉莉這角色,就明白到飾演茉莉的姬蒂白蘭芝的演技有多厲害。她整個人已散發高貴氣質,五官上透傲氣,外表上已完全跟茉莉二合為一。角色由恃勢凌人的潑辣,到神經衰弱開到荼靡,姬蒂白蘭芝駕輕就熟,自然奔放,為電影增添無限生氣。

這次活導經營這個落難名媛的故事,雖然未至於精雕細琢,但仍是一部值得觀賞的小品。我覺得本片出色之處,是活導逐步透露茉莉失去一切的因由,比起一來就揭開底蘊更加有力。此外,活導以插敘過往片段來對比今昔的生活,又以她的妹妹來比較出兩種性格對人生起跌的影響。妹妹某程度也曾由高處掉下來,也是受害者一名,只不過她是小人物反而看得開,很快便重新上路。攀得愈高掉得愈痛,或許是活導這次給觀眾上的一課。


《情迷藍茉莉》(Blue Jasmine) 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0月23日星期三

《盜海狙擊》(Captain Philips) : 湯漢斯的完美演繹


 
《盜海狙擊》改編自二零零九年索馬里海盜騎刧美國貨船馬士基阿拉巴馬號 (Maersk Alabama)的事件。與其稱之為事實之全部,倒不如說是從菲獵斯船長的角度揭露事件始末,因為影片的細節是根據長就事件撰寫的書籍內容來鋪陳

事實上,電影在美國公映後,即惹來當年船員的不滿,他們稱其實是船長漠視危險,才進入了海盜猖獗的海域。誰是誰非難不成是另一部電影的題材,但在事件的取態上,導演聰明地避開了船員的篇幅,集中火力在船長和海盜對恃的段落上。

已知結局的電影最考驗導演的功力,導演亦不負眾望,除了著重人物心理刻劃,在攝影上,也大量使用手搖鏡頭,給影片強烈的真實,讓觀眾恍若置身在驚濤駭浪之中,與船長共度生死關頭。就算本片沒有作過多戲劇化的處理,仍能營造出一段膽戰心驚的挾持過程,叫人為船長捏幾把冷汗。

作為一部美國電影,導演在這宗震驚國際的挾持事上,沒有大肆渲染海盜的敗壞來討美國歡心,非常難得。影片在描寫船長的無奈和命懸一線,同時也兼顧到四名海盜的苦衷,沒有一味污名化壞人一方,這才能引導觀眾對事件的深度思考。

從電影中的一些細節和台詞的表達,再一次彰顯了在利益先行的社會上,人只不過是為利益集團獲得更大利益的部件,分別在於,先進國家在事發後始終會關顧人命安危,換了是落後國家,可能根本不屑一顧。所以當海盜主腦表達出對美國的嚮往,最後也算是實現了他的美國夢時,實在叫人哭笑不得。笑,是因為他對美國的無知,但也同情他們身不由己才鋌而走險。

電影以菲獵斯船長的遇險經歷作招徠,菲獵斯船長這個吃重角色由影帝湯漢斯是不二之選。

在電影的前段他的出色演技並不明顯,可是當影片踏入尾聲,船長的情緒也按捺不住要爆發時,湯漢斯完全掌握船長的心理轉變。那種對家人的難分難捨,對死過翻生後的情緒崩潰,湯漢斯都收放自如,可謂全片的亮點。


《盜海狙擊》(Captain Philips) 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0月13日星期日

《殭屍》(Rigor Mortis) : 麥浚龍和殭屍有個約會


 
麥浚龍(Juno)的歌手形象深入民心,其實這數年間他積極投身電影界,由當演員開始,到復仇者之死身兼監製、編劇和男主角,其後在《保衞戰隊之出動喇!朋友!》中既是監製亦是男主角,再來到《殭屍》的首次執導,從這條創作軌跡,我們看到他愈來愈投入和享受這片光影世界。

殭屍是八十年代受歡迎的電影題材,其後沉寂多時如今再成為電影素材,本身已給人出土文物之感。導演乾脆把這種恍如隔世的久違感覺貫穿整部電影,不論是題旨還是當中的演員,甚至是戲中角色(末代道士、過氣紅星、式微縫補行業的師奶、老街坊、瘋癲棄婦),又或是場景佈置和故事發生地的這座陳破舊屋邨,都貫徹地拱托一種被人遺棄」的氛圍,務求給觀眾戲裏戲外一致的觀感。

值得一讚的是,從電影一開始,導演只略施小技巧,以八十年代電影《殭屍先生》的插曲《鬼新娘》作為背景音樂,輕易勾起了觀眾種種回憶,讓人抓住了感覺迅速投入戲中。

不過,向八十年代的殭屍電影致敬只是一個引子,事實上《殭屍》以恐怖元素作招徠,倚仗人情味帶動故事脈絡,再以一個較為奇幻結局告終,從而包裝導演想帶出的訊息,為電影增添了層次感。

此外,導演透過新穎的意念,懸疑又陰森的氣氛營造,向觀眾展示他豐富的想像力,給我們視覺上的新衝擊,把新舊元素交織共融,手法成熟地編織出一個深沉無奈的故事。他亦挑戰了敍事結構,沒有取一個簡單的平鋪直敍,反而多線故事交織互動,增加了敍事難度。以他尚淺的經驗已達這種駕輕就熟的成果,實在出色也難得。

在選角上也看出導演的慧眼。其中飾演梅姨的鮑起靜,在一個鏡頭已展現出千變萬化的表情,從而表達出角色的複雜情緒,不愧為影后級人馬。還有惠英紅、錢小豪、陳友、吳耀漢、盧海鵬等都有尚佳表現,簡直是一場演技的盛宴。


《殭屍》(Rigor Mortis)預告片 :



慶幸見證過殭屍電影輝煌時期,所以當《殭屍》起用幾位原班人馬如錢小豪、陳友、鍾發、樓南光,以及採用了這首《鬼新娘》來帶觀眾入戲,一時間非常感動。看完電影之後,腦中不斷重播這首歌曲,甚至在晚間哼了出來,相當入腦。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0月7日星期一

《大愛同行》(Any Day Now)



 《大愛同行》改編自七十年代一宗同志伴侶爭取一名唐氏綜合症男童撫養權的個案。

以戲論戲,這故事其實相當戲劇性,因為編導包羅了同性戀、易服表演者、唐氏綜合症病患、黑人等受盡社會歧視的小眾於電影之內,並與律師、法官、檢控官這些受大眾尊敬的人物對立拉鋸,製造不少在歧視和公義等課題上的矛盾和衝突。然而,因為這戲改編自真人真事,這麼一來,便為這個充滿戲劇性的事件,增添上切實的遺憾。

故事以同性戀作為切入點,不過單以同性戀引申的衝突來看這片是狹隘的角度。編導沒有大肆渲染同志關係,只透過這個同志小家庭的點滴,彰顯出人與人之間真摰的愛,叫人相當動容。他們的小天地與世界隔絕,就算沒去傷害別人,可是還是被社會各階層盯上了,以各種手段去干涉阻撓。

無論觀眾支持同性戀與否,也不影響到思考本片想傳達的深層意義。好像從那名上司和反對撫養權的律師身上,觀眾可看到一些人只看事情的表面,未經深入了解,又或逃避去探究真相,便妄下負面判斷,否定別人的努力,還振振有詞地進一步影響別人的人生,褫奪他人的幸福。法律是公正的,但若然執法者心存偏見,法律便變成了一種能傷害人的武器。

片中事件帶出的社會課題或許時至今天仍在重演,所以本片縱然沒有很激烈的催淚點,但當中展示受歧視者爭取權益上的滿途荊棘,以及社會上不少人斷章取義,以正義包裝蔑視,比起煽情催淚的劇情,更叫人悲哀傷感和忿忿不平。


《大愛同行》(Any Day Now)預告片:


 

  Bookmark and Share

2013年10月6日星期日

《深喉女神》(Lovelace) : 深喉背後


 
七十年代初有一部叫《深喉》(Deep Throat)美國色情電影,內容前衛赤裸,在當時保守的社會世道造成了巨大迴響,也奠定了經典色情電影的地位,連帶戲中有大膽演出的女主角蓮達露芙莉(Linda Lovelace)也名成利就,深受男士們喜愛。

可是一直以來被外界認為享受性愛和極度開放的蓮達,卻於其後出版了兩本著作,揭露了風光背後不為人知的性虐待和生命威脅,聲言人們在銀幕上看著她喉演出」的同時,等同在看她被人強暴。

這麼峰迴路轉的反差如今被拍成了電影《深喉女神》。在電影的前段蓮達風光多姿,後段才逐漸在留白的地方,填補了她被迫拍片的辛酸血淚。編導沒有平鋪直敍來述說蓮達的故事,更能呼應她成名的正反兩面落差。

不過,以這個觀點角度來描寫蓮達,某程度只不過將書中小部份複述一次罷了,力度其實不夠。假如有看過蓮達當年的訪問和關於她的紀錄片,便知道她所受到壓迫不止於此,加上出書以後不被人相信的難堪,實在不為外人道。故此,電影其實可以更強而有力地批判曾讓蓮達受創的人,尤其是她的前夫。

電影以性獵奇來吸引觀眾,但我認為本片的意義,除了為蓮達的為人作平反外,還進一步叫人關注到坊間許多在色情演藝事業上拼搏的女孩子。她們掛上甜美笑容、擺出誘人姿勢的背後,可能隱藏著被製作人欺壓、被深愛的男人利用,又或是在槍頭指嚇下,強顏拍下一些不願意接拍的電影。

從另一方面看,蓮達的故事潛藏了一些很警世的訊息。蓮達出生於一個保守家庭,長時間在母親嚴厲鞭策下,調教成服從性強的女人。她很想脫離父母擁有自己的家庭,之後碰上她以為能依靠的男人,卻遇人不熟。這類由一個極端跳進另一個極端的故事在坊間不斷重複著,人們似乎沒有學得精明,著實可悲。
 
蓮達思想簡單但遭遇複雜,這樣一個女人由當紅女星亞曼達莎來飾演無論在外表和內在都很恰當。亞曼達有著天真甜美的外表,模仿蓮達《深喉》中的演出也唯妙唯肖,更沒想到面對裸露鏡頭毫不矯情忸怩,她在戲中豁出去的表現,盡顯專業。


《深喉女神》(Lovelace)預告片 :



短短的電影裏,只有下半部有關當年蓮達露芙莉絲的慘況,但在以下這部紀錄片The Real Linda Lovelace裏,大家可以更深入了她和當年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