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8日星期六

香港歷史博物館常設展館(香港故事) - 讓人體驗到甚麼叫物超所值

今時今日,10元可以幹甚麼 ? 想了又想,拿着10元好像作用不大,因為就算在喜喜冰室》買隻熱狗也要18塊錢,在翠華茶餐廳叫杯凍奶茶也要19元。

不過,我們也不必走進時光隧道,重拾10元能買到半層樓的時光,因為只要花上10元的入場費,也能享有10元帶來的摃桿式享受。            

人們常質疑香港政府沒幹過甚麼好事,其實只要細心發掘,還是能找到某些好施政、一些好建築和設施,而香港歷史博物館就是其中之一。

香港歷史博物館坐落於尖沙咀東部,內裏的專題展館常舉行各式各樣的展覽,好像去年的《五味紛陳一半世紀的中國生活記憶》也是在該處舉辦。
至於博物館另一個常設展館,則長年展出關於《香港故事》的展覽。常設展館在專題展館的斜對面,只要參觀者走下扶手電梯,便會發現別有洞天,而香港的故事,便從四億年前說起。

我不打算從盤古初開萬物未齊開始侃侃而談,否則篇幅足夠撰寫幾十篇論文(詳細資料,可在此處下載)。

簡而言之,整個展覽佔地7000平方米,共有8個展區,展示近4000件展品,配以750塊文字說明,還有多個立體造景及多媒體劇場分佈於兩層展廳。數字洋洋灑灑,沒親臨到訪過,其實都只是空談。

所以要介紹香港故事,最理想莫過於以相片為你們導覽。隨着一張又一張的歷史定格,就算未能令你們加深對香港歷史的認識,至少也讓你們看到這個展覽是何等高水準,展館的建造是有多認真,對展館大小,內容豐碩程度亦有一個基本概念。

展區一 :「自然生態環境」


通過一條走廊,兩旁盡是關於香港自然地理和氣候的演化資料。


拐過一個彎,便進入了模擬實景林園,耳邊傳來鳥語蟲聲,閉上眼睛,以為自己被樹林包圍。


除了人類,其實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種類繁多,展區展示了多種海陸生物的標本,讓我們了解一二。
不過,我對展區一的興趣不大,一般都是匆匆走過便算。


展區二 : 「史前時期的香港」


根據博物館的資料,香港早於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聚居於此地,他們多棲身在海邊地帶。展館二一開始便是一條長達四十二米的沙灘場景,放置了栩栩如生模擬了當時人類起居生活的塑像。

此外,當然也不少得那時候用石塊骨頭金屬所製的飾物和工具。


展區三 : 「歷代發展 - 從漢至清朝」


這展區主要展示由秦漢時期至清朝的各類文物,希望藉着這些文物用品,讓大家明瞭居民的生活演化。

展出文物包括生產於不同時期的陶青花青銅等器皿,以及"彩翎鎏金座漆畫屏風"複製品,和來自大嶼山李府的"食邑稅山"界石及佛頭洲的"德懷交趾國貢賦遙通"碑。另一塊"食邑稅山"界石至今仍保留在大嶼山梅窩碼頭對開的公園裏,旅經該處不妨去看看。



這展區最大的特色,就是展館仿照洞窟而建。置身其中,就算沒親身參與文物挖掘工作,也能想像考古團隊在幽暗神秘的工作環境,每寸泥土都可能蘊藏千年歷史遺跡,既要小心翼翼,同時亦急不及待想快點把長年埋沒在土壤下的文物展現於世的心情。


然而,洞窟展區縱有特色,也不及陸續有來的視界驚喜。
經過"九龍寨城"牌匾(仿)和精雕細塑的寨城模型區後,隨之而來的真讓我大開眼界。


展區四 : 「香港的民俗」


說是大開眼界,因為我們平常在戶外看到的建築景物,竟然逐一出現在眼前。
的確,展廳樓底最高達18米,如果不好好利用,實在是浪費。故此,來到這個展區,你們會看到一艘按原型大小、佈置了水上人家起居生活細節的複製漁船佇立在展廳中央。


大家也會見到仿建的松嶺鄧公祠,內裏裝置仔細逼真,幾乎可以幻想「太公分豬肉」的盛況。Oh sorry,我是女的,沒個份兒 ; oh sorry,我不姓鄧,根本是想也不用想。



此外,還有漁民祈求風調雨順的天后廟,


和保佑長洲島民安居樂業的北帝廟(又名「玉虛宮」)。


客家人是香港的原住民之一,所以展館內也仿建設了客家人的村舍,讓參觀者了解到他們的作息生活概況。


除了生活用品之外,也看到"茶果"的模型,可想而知,大會在建設這些人造景時,是多麼注重細節。


說到民俗風情,又怎少得中國人的嫁娶儀式 ?
展覽除了詳細講解傳統嫁娶儀式如三書六禮外,還展示了過大禮用的物品,好像禮書、龍鳳禮餅等等。
當然還有金線銀縷鳳冠霞帔。這些服飾縱然古老,但許多新人仍會在婚宴時會穿戴的。


館內放置了大紅花轎的模型,轎夫栩栩如生。看着這組模型,恍若感受到被載着的待嫁姑娘心情有多忐忑不安。她踏上花轎離開娘家後,再踏出花轎之時,已是進了夫家的門第,未來全然是個未知數。


走過傳統嫁娶的展覽部份,會看到其他民俗傳統如木偶皮影戲、粵劇、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競搶包山等等。


展品規模之大和認真,實在令人流連忘返。


展區五: 「鴉片戰爭和香港的割讓」

第一層展品之豐富,令我戀戀不捨。來到第二層,更讓人有驚喜,因為參觀者一步一步的經歷香港經濟發展歷程,展品既齊全又壯觀。

眾所周知,香港之所以被中國割讓給英國,是因為一場鴉片戰爭。
也是這一場敗戰,令香港的命運改寫了。

這展區介紹了鴉片戰爭的起緣、經過和影響,展示了《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等條約細則,還有重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清兵抗英的防衛碉堡 ― 虎門砲台,還展示大砲彈藥,務求令參觀者置身在這場戰役之中。



展區五: 「香港開埠及早年發展」


香港開埠以後,外國公司紛紛登錄香港,為香港帶來頻繁的商業活動,好像當年以船務聞名的東印度公司就是數一數二的外國企業。

至於現在仍營運的大銀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亦於1865年在香港創立。


因為博物館地方闊落,銀行一隅自然成為其中仿建的部份。



除了外國企業,本地的商戶營商活動亦見蓬勃。博物館特設了一條商店街,街上商店林立,置身其中,仿若時光倒流,成為當年的購物狂。

看看有甚麼東西可以買...

先買一隻金華火腿...



再來二兩普洱茶王...


(唔該一打光酥餅吖,呀,賣哂 ? 咁俾一打棋子餅我吖,都冇 ? 唔係呀嘛 ? )


累了,走進廣州酒家來個一盅兩件,弊,不懂舊式數目字啊....



吃飽了。
呀,差點忘了要拿回上月訂造的旗袍...
試穿一下,慘! 胖了穿不下了...


拿著大包小包,還是坐電車回家為妙。


一坐,竟去到六七十年代的時間空間,與普羅大眾為生活籌謀。

人生充滿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地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


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


發瘋完畢。

其實展館內除了一些立體造景之外,更設有多媒體劇場分佈於兩層展廳。


好像這個仿照舊戲院的播放場館,每天會在不同時段播放整套粵語長片。


還有一些小型放映室,播放一些關於香港歷史的記錄片。影像非常珍貴。



「香港故事」從四億年前開始,以1997年香港回歸作結。內容之豐富,是花了很長時間和需要很多人力物力才能興建完成。
如今參觀者只花上十元的票價,便能欣賞如此壯觀的展覽,而且更能了解香港的歷史由來,真是非常超值。

我在以上刊登了不少照片,其實都只展示了博物館的五分三(也沒有),餘下的,就由有興趣參觀的您們去發掘了。
參觀「香港故事」展覽一般需時兩小時,如欲細心觀賞展覽內的53項多媒體節目,包括影片及電腦互動節目,則至少預留要34個小時。在炎炎夏日,當戶口氣溫高達三十多度時,進入博物館也是一件愉快的事。

後話 :

這輯照片是我在去年五月不知第幾次參觀歷史博物館時拍的。當時非常有心思,分門別類,打算寫一篇長篇的介紹。又因為太長篇了,所以寫了一年多,期間想過放棄,慶幸最終堅持到底。因為真的很想把這處介紹給您們。

Bookmark and Share

1 則留言:

匿名 說...

>廣州酒家
請留意公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