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星期三

戲院與我



本身是一名超級戲迷,有事沒事都會跑去看電影,所以總算與部份戲院結過緣份。
說也奇怪,不同的戲院會給我不同的感覺,印象深刻的也有不少,想着寫着,竟又列了個表出來。

最喜歡的戲院 :
非奧海城百老匯莫屬,它不單止乾淨、方便、價格合理,最重要是上映電影齊全場次亦多,總之就是集所有優點於一身。
光顧次數最多的戲院 :
當然也是奧海城百老匯,因為它乾淨、方便、價格合理,最重要是.....(夠喇 !)
最陰森的戲院 :
美孚影都戲院,不知何解,就算在周末看電影的高峰時間,那處也只有觀眾三兩名,雖然只有小貓幾隻,但總是給我「全院滿座」的感覺。
最易買票的戲院 : 
當然也是美孚影都戲院啦。
最便宜的戲院 :
華懋戲院。在未調整票價之前,就算是中午十二時到下午四時也只是三十元整,非常合乎經濟原則(如不計車費的話)。
最小的戲院 :
華懋戲院。如沒記錯的話,他們位於角落的那個院好像只有三十個座位左右。
最差第一印象的戲院 :
Palace IFC 。不知他們現在是否已改善,記得我第一次光顧的時候,那裡簡直像殮房般冰冷,冷得我騰騰震,真係震到入............心呀。
到過最遠的戲院  :
天水圍百老匯和坪洲戲院(去坪洲不是行山而是看電影,有沒有搞錯 ?)
最有「氣」味戲院 :
百老匯電影中心。不知為何,每一次進去總是嗅到一陣陣發霉的氣味。
最令人腰酸背痛的戲院 :
皇室戲院。它的銀幕設得高高在上,就算坐到哪個位置,也猶如仰頭望天一樣。
最多雜聲的戲院 :
前皇后戲院。旁邊或室內的工程總是沒完沒了,裝修的聲音比電影的音效還要響亮,非常討厭。
最富麗堂皇的戲院 :
前碧麗宮戲院,雖然只去過一次,但紅色絲絨座椅,寬敞的空間,那麼經典真是畢生難忘。 
最常夢到的戲院 :
土瓜灣前金門和珠江戲院,因為小時候常往那區探望表姐,而幾乎每次她都會帶我去看電影。因為常去,長大後老是夢到進入那兩家戲院的情景。
最髒的戲院 :
新甫崗前麗宮戲院。記得小時候看戲期間,一隻比手掌還要長的老鼠在前一排椅脊上走過,嚇得我呱呱大叫,而這個童年陰影一直纏繞到現在。

其實到過的戲院比上述還要多,只是感覺平平無奇,所以未能登上我的戲院之最而已。
而近年的我已比較少往不同的戲院探索了,一來幾乎所有戲院已歸集團式經營,每家都大同小異,其次是因為近幾年的住處必有一間戲院在附近,所以也無需四處去。
至於我現在最想到的戲院,我想應該是外國的戲院吧,找一次不理場次,不考究哪套電影,不計較衛生情況,看它一套隨緣電影,或許別有一番風味也說不定。

2010年3月28日星期日

《艋舺》- 浪漫鬥不過生存之道


看罷《艋舺》(Monga),我心中不禁起了一個疑問,就是真的有那麼多帥哥在混黑道嗎 ?
就這一點,我已可以挑剔這是一套完全失實的電影了,然而,我卻寧願相信那是豆導(鈕承澤)精準計算的其中一部份,俊臉是把觀眾引進戲院的技倆,正如入黑道也要出師有名一樣。
而在《艋舺》中,加入黑道的原因卻是為了一隻雞腿。

其實與其說是為了雞腿,倒不如說是因為希望有人罩更為貼切,有人罩,雞腿就不會被小混混搶去,有人罩,日子才能混下去。
因為這樣,老是被人欺負的蚊子就加入了太子幫。
太子幫的成員其實只有四人,李志龍、和尚、阿伯和白猴,加上蚊子,五個人猶如五根手指一樣,合起來便成了一個拳頭。
憑着拳頭,他們終日打打拚拚,也不理這樣的生活有何意義,因為他們只知道什麼叫義氣。
人們的確對橫行霸道的太子幫顧忌三分的,但是那都只不過礙於李志龍的父親Geta大仔(台語"大仔"是指老大的意思)是艋舺的頭目而己,當沒了這個強大後台撐腰,太子幫其實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一向以來,黑道電影都圍繞着兄弟情的描繪上,而《艋舺》也沒有例外,只是,在兄弟情的層面上,豆導似乎更着重在生存之道的闡述上。
你不先弄死對方,對方就會先弄死你 ; 加入黑道是為了生存,背叛黑道也是為了生存,因為不合時宜的黑幫是得被外來勢力所取締的。
豆導對上一套執導電影《情非得己之生存之道》已開宗名義作出探討,他似乎對生存之道有着無限的心得和感慨。

不少人把《艋舺》跟香港的古惑仔電影作比較,我想,假如說香港的古惑仔電影美化了黑社會的話,那麼《艋舺》更把黑幫浪漫化了。
由主角的俊臉,到李志龍彈得一手好吉他,到和尚跟李志龍的曖昧情義,到蚊子對妓女的愛,到藉着太子黨與別幫打鬥帶觀眾導賞艋舺(現為萬華)街頭,到重複播放着Air Supply的"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到黑幫頭目那語重心長、出口成文的教誨,到陳珊妮的電影配樂和主題曲,真讓人差點沒愛上黑道。
只不過再浪漫的表面,也掩蓋不了黑道始終是一個殺戮戰場這事實,正如豆導在一個訪問中勸說,混黑道一點也不好,別被所謂的意氣綑綁。
任何人只要跳過了黑道圍牆,就走進了大人的世界裡,而且是一去不回的。

艋舺》是少有節奏明快、劇力緊湊的台灣電影。
在片中,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灰狼(豆導客串)教導蚊子時所說的這番話 : 「風往哪個方向吹,草便往哪個方向倒,年輕時曾以為自己是風,可是最後遍體鱗傷,才知道原來我們都是草。」
雖然我不太相信現實中的黑幫大哥會說出這樣的話而不是「A你媽的B」,但就對白和電影的意義而言,《艋舺》就比港產古惑仔片來得有深度得多了。

《艋舺》預告片  :


《艋舺》主題曲 《Once》 :



後話 :

認識豆導(他當然是不認識我啦)並非從他拍的電影或偶像劇開始,反而是在多年前任賢齊《傷心太平洋》的MV中。那時的任賢齊當然帥,然而,看MV時我的目光反而落在那名扮演他兄弟的男演員身上。我想,這個男的樣子和氣質真的很特別耶。
事隔多年,我知道那名男演員就是今天的豆導,重看MV後發現當年的豆導原來已很「艋舺」。

《志明與春嬌》


如果說《歲月神偷》和 《月滿軒尼詩》洋溢着本土情懷的話,那麼《志明與春嬌》(Love in a Puff)便是一套充斥着地道風味的純港產片了,因為此片無論對白、笑料,甚至粗言穢語都有着濃厚的香港味,沒有為(國內)票房和奬項而刻意迎合的片子,不是地道觀眾根本無可能心領神會的。

《志明與春嬌》的故事骨幹很簡單,其實只是描述了自港府立法室內禁煙之後,男女煙民張志明和余春嬌被迫圍在街頭巷尾的垃圾桶煙灰缸「打邊爐」而相識的故事。
他們由志明成為煙友們的八卦對象,到志明跟春嬌認識,到喜歡上對方,到互相猜測對方的心意,到真的在一起,前後七天,也真夠快捷。
或許編者要反映現代男女在感情方面都抱着速戰速快的態度吧。
然而,又因為太快,他們的感情發展沒有給人刻骨鉻心的感覺,以致在春嬌對志明有所誤解而變得有點不可理喻時,志明依然讓着她的表現顯得很不合情理。

電影走清新小品路線,情節完全不是高潮迭起的那一類,片中充斥着大量對白,好像煙民「打邊爐」時的互相八卦和吹牛,又或在志明和春嬌街頭散步時的扯東扯西,套用一句俗語「真係好多嗲」。只是這種形式的電影除非對白妙語如珠,否則就變成只是一群人在無無聊聊碎碎唸了。

電影不時加插了劇中角色的訪問片段,從而道出現代男女的愛情觀。印象最深刻的是問到春嬌抽煙的原因,她說是為了取悅一名男生而抽煙,但後來卻發現他竟為了取悅另一名女生而戒煙,說時一臉無奈的,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當中蘊含了個人情感和經歷。

此外,在電影對白中,粗言穢語相當頻密 ,聽得我差點沒長出耳繭來。
我想說的是,要把粗言穢語要說出味道,非靠日積月累不可。片中哪些演員平日訓練有素哪些不是,真是一聽了然。
要知道不自然的粗言穢語相比連珠炮發的粗言穢語更令人吃不消。

個人來說,電影只屬不過不失,但偶然也會讓人發笑和感到甜蜜蜜,總括而言是看得人很輕鬆開懷的。
看罷電影,我覺得志明的性格實在可愛極了,如果喜歡余文樂的朋友(如我)只會更加喜歡他。相反,春嬌的性格異常婆媽麻煩,如果討厭楊千嬅的朋友(不是我)只會更加討厭她。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當電影起了字幕時,千萬別速速起身走人,因為之後還有一段小插曲,這麼短短的一小段既溫馨又甜蜜,真為整套電影挽回不少分數。

《志明與春嬌》預告片 :


《志明與春嬌》主題曲 《呼吸需要》:

《白色恐懼》

一直以來,我都很相信一個人的性格跟他的成長環境有莫大關係。好像一個很有愛心的人必定是生長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裡,如此類推,兇殘不仁的恐怖分子、殺人一眨眼的軍人想必是成長在一個不堪入目的環境了吧 ? 
對於後者,《白色恐懼》(The White Ribbon)的導演沒有正面說明,但他卻透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德國一個小村落的幾宗離奇事件,所引發出大人的明爭暗鬥以及對婦女和孩子們的體罰與性騷擾等等欺壓,給了我們這樣的暗示。
不能制止的無頭公案,讓欺壓事件越揭越多,每個人的神情變得古怪,每個人都可能是作案人又或是受害者。

懸案、通奸、體罰、性騷擾,對導演來說只是手段,故此在電影中都是輕描帶過和隱晦地交待,又或以旁述娓娓道出,甚至以定鏡配上慘痛叫聲,讓觀眾徑自想像。
就正導演在訪問中表示他希望透過電影讓觀眾思考在甚麼的情況下,會令人們的意識形態( ideology)有所動搖,所以常在電影中留下空間讓觀眾思考。
而我覺得在這方面導演是成功的,只是在如此大量的留「白」下,觀眾是否提得起勁和有耐性去想像,卻是另一回事。

2010年3月25日星期四

甩人與被甩

假如分手是無可避免的話,不知人們是寧願甩人還是被甩呢 ?

甩人者都給人很不該的印象,難免會招來各方的指責,這樣情況下還要堅持分手,要麼是變了心,要麼已達忍無可忍的程度,不該與否已與我無關,別人的痛罵,就當是唱歌好了。
人們罵得咬牙切齒,但是他們沒想過的是甩人者的爽快反而是負責任的表現,總好過有些人早有離異之心,但又拖着人家不放,浪費了別人的青春,到對方一朝醒覺提出分手時才拋出一句: 嗱,是你說要分手的,不是我呀。這無非都是不想揹負衰人這個惡名而已。

被甩的人都覺得自己是被背叛被嫌棄的受害者,某程度上是值得同情的。
然而最可悲的是,有些人覺得被甩很沒面子,垂死仍要擺着高姿態 : 現在是我甩你不是你甩我,真是自欺欺人到極點,但若然與以死相逼或是糾纏不清的人比較,自欺欺人者就變得可愛多了。
做人為什麼不能灑脫一點呢 ?
一段感情的終結往往不是單方面的過錯,若然把顧影自憐、怪天怪地怪對方的心情和時間用來檢討自己,並作出適當的性格修正,下一次必定能相處得更好。

甩人與被甩,若然可以選,我是寧願當個被甩者的。
這麼選擇不是因為不想做衰人,也不是被虐狂,而是我深知自己對這些事不太看重且人亦很堅強,大被蓋過頭,一覺醒來便沒事人一個,跟着又可以再戰江湖。
但是我堅強不代表別人都堅強,所以若然是我甩人的話反而害怕對方承受不了,萬一對方一時看不開做了傻事,內疚感將纏擾一生,這比被甩掉更痛苦。

我覺得,最理想的分手是互相厭倦了,一方提議分手,另一方速速附和,大家如釋重負,差點沒握手言歡,真是從未如此合拍過。       
你說 : 喂,最理想不是不要分手嗎 ?
唉,我在開首不是已說明了「假如分手是無可避免的話」了嗎 ?
更何況,當情侶間沒了愛只剩互相折磨時,分手未必是件壞事,那其實是放大家一條生路的表現呢。

2010年3月24日星期三

感覺很像

我看一個人一般不看五官,而是看感覺。
噢,不要誤會,我不是在表達什麼不重視外表而重視性格內涵內在美的言論,我所指的是,有些時候五官給我看到一個樣子,但從那個人所散發出來的感覺,卻讓我看到另一個樣子。
說得彷彿很抽象,舉例就容易理解得多了。
霎時之間,我想到劉德華和江華,他們五官不相似,但後者總給我跟前者很像的感覺。
當然啦,有人說那是因為江華無時無刻都在模仿劉德華的原因。

因為有着這種感覺,所以我便有了一名像李冰冰和袁潔瑩的表姐,一名似劉嘉玲的表妹,而我那名前情場浪子弟弟,他的同事都說他像陳豪,但我卻覺得他早些年前似古天樂。(喂,陳豪跟古天樂差好遠喎 ! )
身邊的人都這麼星光熠熠,但我一點也沒誇張,我是由衷感覺他們很像的。
說到這裡,不禁讓我想起一件趣事。
話說我是在外國讀中六和中七的,之後便考回香港繼續學業。
在回港之前,剛好碰上一街之隔的男校迎新日,新生當中包括我的表弟。
當我把表弟入學的事告訴學妹後,她即問 : 「咁妳表弟靚唔靚仔o架 ?」
我想了想,便答 : 「佢有啲似王書麒囉。」
話未說罷,已見到學妹雙眼閃動,嘴角垂涎的樣子,跟着便轉身狂跑,邊跑還邊叫喊 : 「等我去睇o下」。(王書麒咋喎 ~)
雖說只相隔一條街,可是要到鄰校還得要走上二十來分鐘的路程,畢竟外國地方大嘛。
也不知過了多久,我見學妹氣喘如牛(還是怒氣沖沖呢?)的跑到我面前,大喝道 : 「佢邊忽似王書麒 ? 」
我答 : 「感覺似。」

直到我離開學校那天,學妹都沒有理睬我。

2010年3月23日星期二

喜劇之王

根據維基百科,喜劇是指一種以誇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台詞及對喜劇性格的刻畫,從而引人對醜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對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的劇作。歐洲最早的喜劇是古希臘喜劇 .......... zzzz

喂,喂,喂,先別睡呀,我並沒打算把喜劇的定義全都引述下來,也不是要寫一篇有關喜劇的論文,因為再多的釋義、描繪和舉例,也及不上這句話精闢 --- 若用悲劇來包裝喜劇,喜便更喜。
相反亦然,若用喜劇來包裝悲劇,悲就更悲了。

後者是否真的令悲者更悲我沒研究,反正對我分別不大,因為本身眼淺,小悲都可以惹我淚水汪汪。
只是如何用悲劇來包裝喜劇,喜便更喜 ,我卻在近期紅透台灣的連續劇《夜市人生》裡充分體會得到。

 



《夜市人生》是一套講述「金華夜市」小人物們故事的劇集。
它最近之所以能紅透台灣,並不是因為劇情賺人熱淚、情節高潮迭起、演員演技精湛,而是因為其夾雜了太多穿幫鏡頭,如前後台詞不一致,又或是在民國85、86年代竟出現了民國98年代才面世的高科產品如iphone和windows vista等等。          
而在短片中,麥可被車撞飛出去的瞬間,飛行的角度與距離如此誇張亦引起了日本網友在ニコニコ動畫上的相當程度的迴響。
風頭簡直一時無兩。

2010年3月22日星期一

天空之城



攝於一個污染指數爆標的早上



2010年3月18日星期四

《屍中罪》

曾經聽過一個說法,就是我們對離逝的人是不應太過想念的,因為這種種的懷念反而令死者對人間戀戀不捨,因而阻礙他/她前往應去的地方。
認識的人逝世了,心情當然悲慟萬分,問題是人們該讓自己沈浸在傷痛中到什麼時候 ?
屍中罪》(The Lovely Bones)以連環兇案作幌子,其實想表達的是人們對不幸的事應該放開懷抱,因為死者在另一國度過得安好,不用擔心。

主角Sussie Salmon生於一個幸福家庭,但幸福的日子在她十四歲那年便畫上句號,因為她被鄰居謀殺了,屍首更是尋遍不獲。
家人悲痛不己,她的父親發狂地要找出兇手,母親卻選擇逃得遠遠的,而其他人在掛念她之餘卻感到Sussie的存在。
其實Sussie的確魂縈未散,因為在另一個國度的她,依然放不下對家人和情人的關心,和緊盯着兇手的一舉一動。
另一方面,處身於這個風光如畫的奇幻國度,Sussie是真的過得很好,愉悅的感覺似乎感染到家人,而他們的心情也漸漸平伏下來。
只是,她偶爾也會想起兇手仍逍遙法外的事,當她默默希望家人可以替她報仇的時候,忿忿不平的心情與家人互相牽扯着,結果差點釀成另一宗悲劇。
她終於明白到她雖然已死去,但心思仍然和家人聯繫着,仇恨的心一天未除,家人是無法走出陰霾的。

一向以來,以連環兇殺案作主題的電影大多是懸疑深沉又窒息感重,故事骨幹都是循着競猜「誰是兇手」的模式。
如《屍中罪》中很早已揭露了兇手的身份,又沒有在緝兇的環節上加重篇幅,甚至乎把謀殺案以懸案終結的電影着實不多。
但這又有什麼問題呢 ?
電影傳達了正面的訊息,更以天馬行空、色彩斑斕的畫面來描繪死亡後的空間,讓人看得豁然開朗。
電影令我想到人們時常都祝願死者早日安息,看過電影之後,我了解到只有在世的人從傷心的心情中振作起來,死去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的。
                       

2010年3月15日星期一

剷青

「喂,你痛不痛啊 ? 」我那天忍不住問山。
山欲哭無淚地說 : 「怎會不痛 ? 我不單被人強逼剷青,還要挖進肉裡去咧....」



我看着本來好端端的小山崗變成鬼剃頭的樣子,也只能無言以對。

2010年3月14日星期日

《歲月神偷》

什麼人才會時常緬懷過去呢 ? 我想,應該是那些覺得過去比現在快樂的人吧。
若然循着這個想法推敲下去,不知《歲月神偷》(Echoes of the Rainbow) 的導演和編劇羅啟銳是否當下活得不甚愜意 ?

歲月神偷》的背景是1969年的香港,當時每個人都過得困苦,為了生活,人人努力工作,「一步難一步佳」的向前走,人與人之間守望相助、睦鄰友好,而電影就是圍繞着那個年代深水埗鞋匠一家的悲喜故事(據說是導演的兒時故事)。
羅導曾在訪問中表示 :

「香港的六十年代,雖然每個人都很窮,但是每個人又都充滿鬥志。當時香港的經濟還沒有起飛,每個人都有機會,只要願意努力,都可以走出一條路來。而現在的香港人都很迷惘,能量也都是負能量----很多人很憤怒、或者躲起來、或者很憂鬱,我覺得都不太對。我覺得我們要回頭看看,當時我們是怎麼跑過來的。拍這部電影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為整整一代六十年代香港人做一次紀念,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這就是我們的童年。」
正因為電影為了要展現六十年代的光景,角色的談吐對白、街景、服飾、道具以至音樂都一絲不苟,加上六十年代記錄片段的穿插,務求把觀眾帶回導演成長的年代。
又因為要「勉勵」迷失了的香港人,電影中同時也發放着很多正能量,如「做人,總要信」,就會「good fit」,縱然困苦也會捱得過。
但當觀眾被正面思想感染了,打算改變向來悲觀的想法之際,鞋匠一家的遭遇,故事的發展卻把這些「勉勵」毀於一旦,讓人醒覺到原來做人就算堅信,也不一定「good fit」,困苦最終都是捱不過的。
是刻意煽情催淚之過 ? 還是身兼編劇一職的羅導在故事鋪陳上漸漸忘記了這套電影的原意,以致主旨和煽情情節有點失去平衡 ? 我覺得故事這麼發展是真的沒必要(雖說那全是導演的親身經歷)。

一般來說,這類電影都可以令我由開始便淚水汪汪到完場,然而這次看得如此清醒又挑剔,實屬少有。我想,這全因為我不是生於六十年代,且性格既不嗜懷舊追舊,亦不喜回首過去,更覺得現在活得比童年快樂n倍的原因吧。
觸發我去想起童年往事的人事物,我在本能上已是抗拒萬二分了。
聽着戲院內啜泣聲四起,我覺得自己頓時變成了一名局外觀眾呢。


後話 : 聽說導演曾經想用《1969太空漫遊》這名字做國內的宣傳,但後來在全組人的反對下才改回原本的名稱。(請見後話2)
《1969太空漫遊》,一聽之下便想到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一個前瞻一個回首,感覺蠻有趣的。

後話2 : 我真的很喜歡網絡世界,因為它把很多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接觸的人拉近了,而且也讓人了解到很多事情的真相。
就上述所寫有關從《1969太空漫遊》改回《歲月神偷》一事,後來經微博友人隱藏者相告,原來當年在上海電影節前夕,因為電影有個"偷"字,所以未能拿到批文。為順利通過審查,折衷的方法是改名。上海電影節之後,通過他們的努力 《歲月神偷》這名字 終於也能過審。
在此特別鳴謝隱藏者的指正(好啦好啦,隱氏說她是爆內幕而不是指正,怎麼說都好,總之謝謝她:))。  (後話2補充於3/10/2010)

預告片 :

看這電影看得如此冷靜,但在電影完場時響起的這首「歲月輕狂」,還是讓我起了雞皮疙瘩。
李治廷 - 「歲月輕狂」

2010年3月11日星期四

電影的譯名

正當《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揚威奧斯卡之際,我卻為其中文譯名大皺眉頭。  
怎麼又是「XX雄心」的 ?
印象中,以「XX雄心」作名稱的電影好像為數不少,求助於谷大哥,發現除《拆彈雄心》外,還有《不敗雄心》、《鐵膽雄心》、《義膽雄心》、《飛虎雄心》、《天地雄心》、《大地雄心》、《烈火雄心》、《孤軍雄心》、《壯志雄心》、《狗仔雄心》。
這麼多叫「XX雄心」的電影,你能搞得清楚哪是哪 ?
這下子實在令我忍不住要大聲疾呼 : 喂 ! 改名的大佬,可否下點功夫,給點新意 ?
(改名的大佬叼着煙說 : 咁呀,拆彈威龍囉,一係就拆彈龍威,再唔係就拆彈風雲喇 ! )

其實,也不能全怪他們的, 因為我也曾替一套未開拍的電影取英文譯名,所以深深明白當中困難之處。
話說,在兩三年前,我曾幫一名導演寫過電影分場,完成之後便輪到找資金投資的環節。
近年流行向大陸老闆籌資金,但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電影要有大陸市場。這麼一說,政治敏感的已經不行了,有色情成份的想都不用想,至於血腥暴力的不是不行,你先把所有血淋淋鏡頭刪了再說吧。
而我幫手的那套剛好涉及大量血腥場面,刪了鏡頭便什麼也不是,這種情況下想要大陸資金是根本無望,所以導演打算向歐美資金招手。
要向歐美老闆推銷,至少都要有個英文名字吖,結果我便被委以這個命名重任。
其實導演對名字的要求很簡單,只要用詞不要太深,但又不可以太幼氣,不能露餡,然,最好就透露丁點兒端倪,當然,語帶雙關的就更理想。
我思前想後,既查字典又找典故,結果得出的英文譯名不是用詞太深,就是太過幼氣,否則就是全劇透,簡直完全不合導演的心意。
心灰意冷的我不知如何是好,交差的時間又到了,於是便把心一橫,想出一個名字來,而出奇地,這個名字竟被導演所接納。
這個名字,不就是把導演定下來的中文名字來個直譯唄。

這件事件告訴我的就是,既然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萬試萬靈,何需又要去拐大彎,雕龍繡鳳,左堆右砌,把事情複雜化呢。
我想部份改名的大佬們也是抱着這個心態吧 !

《不赦島》


懸疑片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其情節故弄玄虛,編者通過精密的佈局,埋下誤導觀眾的線索,然後把觀眾指向歪路,到謎底揭盅的一刻,觀眾才恍然大悟 : 啊,原來如此。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我)在觀看期間想東想西,務求盡早識破編者葫蘆中所賣何藥,這無非是為了要到謎團解開的一刻,可暗地為自己喝采一句 : 嗱,都話咗佢o架啦。
很不幸地,電影《不赦島》(Shutter Island)就是套謎底一早被我識破的電影,還要是在閱讀故事簡介之時已嗅到編者刻意隱藏的氣息,結果觀賞的時候只一味逐步印證自己的正確,着實浪費了編導演的努力經營。
都是我的錯,唉 ~

或者我應該把着眼點放在電影的陰森氣氛上,畢竟過程比結果重要。
大導演馬田史高西斯少有執導懸疑片種,雖然未至於使我不寒而慄,但已成功把這座位於Shutter Island的精神病囚犯監獄營造成一個神秘兮兮的鬼地方,內裡住着的殺人犯古怪恐怖,他們都活在自己的封閉世界裡,而醫者守衛卻各懷鬼胎,以有女殺人犯的無故失蹤為理由,把聯邦警員Teddy Daniels(里安納度狄卡比奧飾)引來,但目的何在 ?
當他越是追查真相的時候,卻越是危機重重,進退失據,無路可逃,到真相大白的時候,一切已經太遲。
都說事事探求真相並無益處,但對Teddy Daniels而言,他覺得賴着活不如好死。

我覺得執導一套懸疑電影困難之處,在於如何慢慢地把觀眾引進編者的圈套裡,觀眾本身卻又不自知。
假如在看這電影之前我沒有閱過故事簡介的話,我想觀看的時候是一定比現在享受和投入得多。
而寫懸疑電影的觀後感的困難之處,在於實在不能劇透太多,不然讓人輕易猜中,便如我一樣失去了觀賞的樂趣。
所以寫到這裡也該收筆了。

2010年3月8日星期一

《複雜關係》


如果中女是指年屆30至40歲的女性的話,那麼《複雜關係》(It's complicated)中的Jane(梅麗史翠普飾演)怎麼說都叫做熟女了。
但中女又好,熟女都好,可愛的話就一定會得人喜歡的。
正因為散發可愛的性格,仔大女大、已失婚的Jane便深深吸引到曾拋棄自己的前夫Jake(Alec Baldwin飾演),和新相識建築師Adam(Steve Martin飾演)的青睞。名副其實的瘦田沒人耕,耕開有人爭。
其實前夫之所以回頭,都只因為新一段的婚姻觸礁了,當與前妻再次碰面加上酒後亂性,忽然醒覺還是她最好。
這下子可真是風水輪流轉了,曾經是自己婚姻的第三者當下與前夫是夫妻關係,而Jane則忽爾變成他們的第三者。再加上與新追求者的感情開始萌芽,男女感情七國般亂,誰說把關係複雜化只是年輕人的専利 ?
一個是有着深厚感情的前夫,一個是有新鮮感又對自己很好的情人,怎麼選擇便成了令Jane最頭疼的難題。

複雜的關係一般都會令到男女繃口繃面,吵吵鬧鬧的,嚴重的更可能發展成滅門慘劇,如戲中男女主角們那般嬉笑輕鬆,真要多謝導演編劇們以喜劇的手法去處理一個可以很嚴肅的話題,這樣才令觀眾看得很開懷。

雖說是喜劇,但電影還是有在婚姻和第三者的問題上作輕輕的點題,當中這幾句對白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 假如一對已分離的配偶在十年之後再走在一起的話,他們當初的問題是會迎刃而解的。
2. 婚姻只是有關孩子,孩子該進什麼學校,交什麼費用,什麼時候需要買更大的房屋 .....
3. 當情婦吸引之處,就是妳不需要為他煮食,不需為他清潔廚厠,甚至乎不用一起睡。

我覺得這些話很真實(且我也認同第二點)。

電影流暢好看是不會否定的了,男女主角都是演家班人馬的好處就是不會被欠佳的演技影響了電影的觀賞價值。
而看這部戲的最大得着,就是從女主角身上體會到活潑、有幽默感、開朗才是賦予女人魅力的最重要元素。

忽冷忽熱

到底天氣的忽冷忽熱還是人的忽冷忽熱較讓人吃不消呢 ?
.
.
.
.
.
.
.
對我來說,當然是天氣的忽冷忽熱啦。

2010年3月5日星期五

《華麗后台》


電影《華麗后台》的英文名稱是"Nine"。
那為什麼叫"Nine"呢 ? 經網絡搜索後,發現答案竟莫衷一是。
有說《華》片是以費里尼一套叫《8部半》的電影作藍本,而八部半這數字剛好代表着費導所執導的電影數字。《華》片的導演把八部半四捨五入,便是"Nine"了。
又有說,《華》片描寫名導演Guido 來到執導第九部電影"Italia"的時候已見黔驢技窮,完全失去了創作靈感,叫做"Nine",就是因為電影講述這個階段面對着事業危機的他。
有的更說,因為Guido在九歲之齡被一名妓女深深吸引着,以致影響到他長大後的思想和電影路向。

姑勿論名字源何因由,這通通的說法已帶出《華》片的故事骨架,再加上男主角和飾演妻子、情人和知己的三位女主角之間的感情瓜葛、亡母給他的思想糾纏,男主角差點沒崩潰,而觀眾雖不同情他,但也替他感到非常疲累。

老實說,我對百老匯歌舞電影的興趣很一般,看《華》片都只因為喜歡幾位男女主角而已。
Daniel Day Lewis(導演),Marion Cotillard(妻子),Penelope Cruz(情人) ,Nicole Kidman(知己),都是影帝影后級數,演技毋庸置疑。
雲裳麗影,還有Chopard贊助的男女珠寶鑽飾,務求令觀眾目不暇給。
連場歌舞的穿插,時而憂怨時而激昂,道出了對人歡笑背人垂淚的主角們最心底裡的說話。
這種種元素結合出來的化學作用毀譽參半,有人喜歡有人不。
而給我的感覺卻是平淡無味,真是mi dispiace ~

預告1:



預告2 :

2010年3月4日星期四

幫助

什麼叫幫助呢 ?
我以為,對待不同的人該採取不同的方法吧。
對他,我想最佳的幫助應該是不去打擾他,放過他。


2010年3月3日星期三

隨緣閱讀

我愛看書,但行為卻跟不上說話,以我閱讀的速度和頻密程度,平均一個月才看到三四本,比起那些認真喜歡看書的人的耗書量簡直是望塵莫及。
這麼看來,我只能稱得上叫有看書而已。

說到愛看書,我認識的人(撇開素未謀面的網友不計),除了二哥是書痴和那位高傲的朋友看書看得很狠之外,其餘的幾乎都是書不沾手的。
我不知高傲的朋友這麼愛買書看書是否滿家都是書山書海,但單從二哥這個書痴來看,他的書房就真是名乎其實的書房了。

Ladies and gentlemen,這只不過是一部份而已,若然加上置於睡房、辦公室、倉庫和其他地方的那些,藏書量有機會多於很多樓上書店。

其實每當我進入二哥的書房,心頭都會湧起一股衝動,就是找天把他的藏書都送給有需要人士,然後看看他見到書房變得空無一物窗明几淨的反應。
這樣狠心,除了再次證明了我是一個大變態之外,也是出於想懲治一下這名令到地球物資失衡的幫凶。
但深思過後,知道就算我這麼做也無濟於事,因為以二哥的性格,他只會火速添置另一大批書,以填補書房的空虛,到時我就是那個令到地球物資更加失衡的原凶了。

其實我不妨換個角度去看事件,就是在往後的日子裡,我再也無需花一分一毫去買書,因為要看的書幾乎都給二哥買了。這麼一想,忽然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呢。
因為心態改變了,這天當再次鑽進二哥的書房,我的心魔沒有了,取而代之是想把他的書全都看一遍的渴求。
而為了增加閱讀的樂趣,我實行了「隨緣閱讀」這個計劃,即是不挑選隨便抽,抽中哪就哪,因為我相信每一本書都有給我學習的地方的。
本來,我是想閉目抽書的,然而以書房的境況,恐怕出師未捷,人已被坍塌下來的書壓死了,故此最後還是用了自己的出生月日,找出這天跟我有緣的書。
結果,被我抽出來的竟是這本。

二哥見到後,即說 : 咁大鑊 ?

一向以來,我都相信人生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必定是有其原因的。
我呆呆的望着這本書,心想,難道我的人生需要救贖而不自知 ?

2010年3月2日星期二

看這套電影的理由

我去看每套電影的原因也不同,
可以是因為口碑好,也可以是因為口碑差 ;
可以純為笑一場,又或是大哭一場 ;
可以是為自己,或者是為別人 ;
可以是因為人看我看,又或是因為人不看我才看 ; 
可以是為要扮高深,
但我最喜歡的原因還是因為那套電影看似好低能。

最近在UA Cinema 的網頁就看到一套感覺很低能的電影 : 《睡衣男異次元空間》(日本名稱 : Shinboru)。

《睡衣男異次元空間》這個名字到底給人有多少想像空間呢 ?
簡直是無從想像。
但憑着其英文譯名《Symbol》,可以初步推斷得到這電影會是充斥着象徵和符號。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上,周遭都充斥着象徵和符號。它可以是顯性的,如數字和標示,也可以是隱性的,如顏色和物件的聯想 ; 其可以喚起人們的意識,亦可以藏在人們的潛意識之內。
跟着這個方向去看閱了電影的簡介,發現電影講述一名穿着波點睡衣的男子醒了過來,乍見自己身處一間白色密室內。他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唯有憑藉自己的方法,希望可以逃出生天。
他無意中觸碰到牆身,奇怪的物件不斷地從牆壁中掉了進來,如牙刷、繩索、陶壺、厠所泵、筷子、壽司、醬油,突然天使的小雞雞浮現,未幾天使漸漸地從牆壁鑽出來,且數目越來越多,逼得睡衣男毫無退路....(問你死未?) 
這到底是什麼鬼地方呀 ?
在另一邊廂,在墨西哥的某个小鎮內,一名職業摔跤手與家人共進早餐的時候突然感到不安,他似乎預感到今天的比賽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似的.....

波點睡衣到底象徵什呢 ? 白色又隱藏着那門子的恐懼氣氛?
牙刷、繩索、陶壺、厠所泵、筷子、壽司、醬油又代表着什麼 ? 還有天使的小雞雞.....咳咳。
然後忽然間,場景卻轉到墨西哥職業摔跤手身上,究竟導演想搞什麼 ?
說着說着,這電影可能又未必如我想像般低能了。
哎呀,說着說着,還可能是納入那個我要去扮高深的看電影理由呢。

放映日期時間和地點 :
3月6日 下午2:30 UA Megabox (只放映一場)
4月2日 下午11:45 UA 朗豪坊 (香港國際電影節場次)
4月5日 下午9:00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香港國際電影節場次)


預告1 :


預告2 : 

2010年3月1日星期一

《寡佬飛行日記》


世界上真有一種専門幫企業炒員工魷魚的職業嗎 ? 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答案呢 ?
還是,這只不過是《寡佬飛行日記》(Up in the Air)的編劇杜撰出來的 ?

電影中的Ryan (George Clooney飾演)就是受雇於各個企業専幫他們「清理門戶」的「職業殺手」。
他溫文儒雅,英俊瀟灑,假如有一天被如他這樣棒的人辭退會有何感受呢 ?
我想,大家依然會感到徬徨無助,頓失依靠,甚至會一哭二鬧三上吊,以各種方法令他收回承命,又或是內疚一世。
但,很對不起,訓練有素的他已練成一副鐵石心腸,他表面上會微微一笑,然後以柔和的聲線安慰你,使你覺得被炒不是世界沒日,反而是給予你一個重生的機會。
當你點點頭聽他「老點」的時候,他會禁自高興任務再一次完成。

Ryan的職業很是特殊,經濟不景,企業颳起裁員潮,這反而是他的大時代。
他會頻頻出動,穿洲過省,早上在波士頓,中午在達拉斯,晚上卻出現在三藩市。
在空中多於地面、視機艙為家的他,因為職業關係,飛行里數與日倍增,他決意要儲滿一千萬分。
但當他輕易達成壯舉之後感到快樂嗎 ?
並不,因為他的心願已有所改變,可能是被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女下屬所感染,又或是被那名在頭等後機室邂逅的女伴所打動,總之,這時的他想要的是愛情。

《寡佬飛行日記》是一套不折不扣的都市電影,不論是否覺得那全都是歪理,對白無疑精彩絕倫,尤其是Ryan對婚姻的看法。情節編得很細膩,當中尤以結局最是深得我心,因為它貼近現實。
但對白情節演技皆出眾的電影便一定感動人心嗎?
那又未必。
我想,最能感同身受的,會是那些如Ryan一樣很少「腳踏實地」的同類,因為電影中滲着的孤獨感,不是過着那樣生活的人是不會感受得到。
而覺得看得過癮的觀眾,我想會是如我一樣,都是嚮往過Ryan那種生活的人,一天還在嚮往階段,始終都會覺得那是神才能過的生活模式。

我也曾在終點等人

一年一度的渣打馬拉松終於完滿結束,希望中暑的跑手早日康復,在終點求婚成功的三對朋友白頭到老。

其實每年的馬拉松盛時都會讓我想起我也曾在終點等人的趣事。
話說以前的一名男友很喜歡跑步,參加馬拉松更是必定的事。
一年,我興致勃勃地跟他說:不如我在終點位幫你拍下衝線的一刻吖?
當時他連連點頭,非常高興的樣子。
當日,我一如承諾到達終點,準備舉機拍下他的壯舉。
可是,等了又等,見到成千上萬的跑手魚貫衝線,唯獨不見男友一人。
正當我開始擔心他是否出了狀況之際,電話鈴聲便響起來。
原來是男友的來電,提議去飲早茶,這樣我才知道他在我到達之前已衝線了。

那天,他整日氣鼓鼓的,都不太想理睬我。
當時我心想,遲到是我不對,但也犯不着這般生氣嘛,況且我向來準時,遲到都只不過是偶一為之。
後來大家性格不合分手了,但每年的馬拉松都會勾起這事的回憶。
今年,看着電視台報導馬拉松跑手的成績時,我驀地醒覺,那年他之所以如此生氣,並非因為我遲到,也不是因為我錯過了他衝線的一刻,而是因為覺得我實在太過太過太過輕視他了。
記得那次他好像是六時開跑吧,跑十公哩的,成績是四十來分鐘。
而我到達的時間竟是八!時!半 ! (真係唔嬲就有鬼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