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日星期一

香港電影歌曲無復當年勇

(《天若有情》的同名主題曲,現在再聽依然覺得悅耳動人)
 
 
        出生於八十年代或之前而又跟香港電影一起成長的觀眾,應該都意識到現今香港電影或是中港合拍片的歌曲相對從前的金曲而言,真是遜色多了。

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七十年代至二千年初的電影歌曲不知幾凡,如《點指兵兵》的同名主題曲、《陰陽錯》的主題曲《幻影》、《胡越的故事》的插曲《這是愛》、《晚九朝五》的插曲《》、《金枝玉葉》的主題曲《》等。這些歌曲調幽美動人,聽後刻骨銘心,就算相隔多年再次重溫,都會勾起腦海中熟悉的旋律。

試問近年有多少首香港電影歌曲能如當年的歌曲一樣膾炙人口、歷久常新 ? 不是說完全沒有,但與從前相比,無論數目和受歡迎程度都是差天共地。

 (這是1982年上映的電影《彩雲曲》的同名主題曲。
電影片段中,可見到當年仍未上位的劉德華當跑龍套的角色)
       

受歡迎程度今非昔比

        四大電台每年都會舉辦年度歌曲頒獎典禮。歌曲如能獲得殊榮,代表其廣受大眾歡迎。
 
就以較為歷史悠久,由香港電台所舉辦的【十大中文金曲頒奬音樂會】為例,在八九十年代中,不時有香港電影歌曲擠身年度十大之中,如《摩登保鑣》的插曲《印象(第四屆)、《英雄本色》的主題曲《當年情(第九屆)、《古惑仔》的主題曲《友情歲月(第十九屆)等。能在每年數以百計的歌曲中脫穎而出,實力毋庸置疑。

此外,在第七屆的十大金曲中,電影歌曲更佔了四首之多,分別是《少女日記》的主題曲《偶遇》、《搭錯車》的主題曲《酒矸倘賣嘸》、《君子好逑》的主題曲《愛的根源》以及《似水流年》的同名主題曲,盛況一時無兩。

貴為香港電影歌曲,始終從【香港電影金像獎】摘下奬項才叫實至名歸。重溫八十年代至二千年初的最佳電影歌曲(*)候選名單,除了得奬歌曲赫赫有名之外,其餘的候選歌曲也是大眾耳熟能詳的。這說明了當年的電影歌曲首首經典,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在第十五屆開始改為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奬)

然而,從二千年中旬開始,最佳電影歌曲的候選名單中,除了一兩首較為人熟悉外,其餘作品不是名不經傳就是聞所未聞。另外,自從《無間道》的同名主題曲獲得二零零三年第二十六屆十大中文金曲奬之後,電影歌曲已絕跡該頒奬禮。

電影歌曲由廣受大眾歡迎變成現今的不被重視,其成因著實不少。

 (1990年上映的電影《一咬OK》,主題曲《似夢迷離》由身兼男主角的林子祥作曲,
作詞乃近年再次執的著名填詞人潘源良)


電影數目直接影響歌曲產量

電影歌曲是電影衍生出來的產物,電影歌曲的年產量跟上映的電影數目有直接關係。

在八十到九十年代末,資金氾濫促使電影數目急速上升,也令濫拍情況日益嚴重。由二千年開始惡果逐一浮現,最明顯莫過於票房收入的差別。

統計九一至九九年的年度十大最高票房電影(共九十部),三四千萬元收入的比比皆是,少於一千萬元票房的僅是八部而已。可是從二千年開始,香港電影的票房不斷下滑,直至近年,在本港市場能有千萬票房的已叫成績彪炳,然而除去上升的票價(現票價為平均六十港元),入場人次其實是有減無增。

電影與電影歌曲有著不可分割的協同效應,電影受大眾愛戴,電影歌曲自然深入民心。最佳例子莫過於九十年代鄭伊健憑著主演一系列《古惑仔》電影而走紅,他主唱的電影主題曲更令他紅遍樂壇,除了成為一九九六年唱片銷量最高的歌手外,他的電影歌曲至今仍廣受八九十後的觀眾推崇。另外,在二OOO年上映的《孤男寡女》喜獲三千五百萬元的票房佳績,連帶電影主題曲《感情線上》也在該年的十大中文金曲中取得【全球華人至尊金曲】大奬。

相反,近年的大部份電影未能掀起熱話,票房不濟,投資方認為無利可圖,紛紛撤出香港電影市場。在惡性循環下,上映的香港電影由九十年代數以百部計,到近幾年平均每年才五十部左右。電影數目大減,令電影歌曲首當其衝成為了緊縮成本的犠牲品。

 (1995年上映的《西遊記之仙履奇緣》,
其主題曲 《一生所愛》由盧冠廷包辦了曲詞和主唱)


幕前幕後班底難媲美

電影減產只能促使電影歌曲數目急速下降,歌曲受歡迎與否,始終關乎其內涵和質素。

在七十到九十年代,殿堂級譜曲作詞人濟濟一堂。顧家輝、黎小田、許冠傑、林敏怡、泰廸羅賓、盧冠廷等所譜的歌曲旋律綺麗;黃霑、鄭國江、黎彼得、林振強、林敏聰、潘源良、盧國沾等作的詞扣人心弦。人才輩出,好歌如雨後春筍,撫慰大眾的心靈。

此外,八九十年代亦是唱片業最輝煌的年代,如許冠傑、林子祥、譚詠麟、陳百強、張國榮、梅艷芳、葉蒨文等有實力的天皇巨星相繼誕生,電影公司希望憑藉他們的人氣推動電影票房,紛紛為歌星開戲,也為他們度身訂造電影歌曲。曲、詞、唱皆上乘,加上電影業興旺,自然帶動電影歌曲的流行。

可是隨着香港唱片和電影市場逐漸萎縮、如張國榮、梅艷芳這些歌而優則演的天王級歌手的殞落,還有優秀的幕前幕後班底逐一退下陣線,而後起幕後之秀如王苑之、恭碩良等雖然努力,但與前輩級曲詞人仍相差一段距離,始終未能令電影歌曲回復當年的風采。

其實娛樂及電影公司也曾竭力改變這種情況,好像透過音樂和電影的協同效應速鎖旗下歌手及歌曲,但似乎不太成功。樂壇巨星如陳迅奕、陳慧琳、容祖兒等成不了票房保證,近年由歌手轉戰影壇的陳偉霆、江若林,又或是歌影視三棲的林峰都未成氣候,剩下劉德華、鄭秀文、楊千嬅這些巨星級人馬留守歌影兩棲。可是他們的電影年產量只是一到兩部,其票房也不太穩定,未能提振他們主唱的電影歌曲的受歡迎指數。好像鄭秀文為電影《高海拔之戀 2》主唱的《Do Re Me》其實悅耳耐聽,可惜因為電影票房不理想,歌曲也紅不起來。

 (2003年上映的《向左走向右走》,其主題曲是由梁詠琪主唱的《兩個人的幸運》,
不過似乎更多人喜歡由孫燕姿主唱的插曲《遇見》。)
 

歌曲與劇情相輔相成

電影歌曲不能掀起潮流,除以上所述外,電影結構的改變也是原因之一。

在七十到九十年代的電影中,導演非常喜歡以電影歌曲配合劇情,或是描繪角色的心理起伏。好像在《星際鈍胎》中,女主角因為與外星人接觸而成為搶手的性感女星,其時主題曲《百金升降機》音韻躍動,以帶出她身價颷升和心花怒放的喜悅;在《笑傲江湖》中,曲洋和劉正風兩位武俠前輩一見如故並即興奏出《滄海一聲笑》一曲,以表達他們笑看雲風的內心豁達;還有在《倩女幽魂》中,女鬼聶小倩與寧采臣相戀,《黎明不要來》便是她最佳的心境寫照。

這類手法除了輕易牽動觀眾情緒,代入了主角的心態外,也令觀眾對電影歌曲的印象更為深刻。雖然近年也有導演使用這種手法,但一般都會被取笑不合時宜,所以已鮮有把歌曲融入劇情中的做法。現今的電影歌曲都是影片完結後,字幕徐徐升起時才播出,這時許多觀眾都已離場,就算歌曲再動聽,亦無緣留意或欣賞。

(我很喜歡的2011年上映的《不再讓你孤單》,
其插曲《錯過了地址》由王菀之包辦了曲詞和主唱又有多少人聽過呢 ?
反而由陳昇主唱的《不再讓你孤單》同名主題曲就更為膾炙人口。
但後者一開始不是為電影而作的,而是早在1994年已非常流行。 ) 
 

結論

        香港電影歌曲演變成今天的局面,是由很多環境因素和人事變遷所造成的。假如希望回復當年的輝煌光景,除了兼備了曲、詞、唱的質素外,電影公司在宣傳歌曲方面的取態亦很是重要。不然一首音樂佳作,便隨著電影落畫而消聲匿跡。久而久之,電影音樂創作人有感不是味兒,便不會再花盡心思為電影譜出繞樑音韻和觸動人心的歌詞了。
 
(刊於8月號第262期紫荊雜誌)

後話 :

假若一口咬定近年沒有好聽的電影歌曲是不公平的。至少今年上映的賣座電影《春嬌與志明》,其由曲婉婷主唱的主題曲Drenched能讓人一聽再聽。



 
  Bookmark and Share

1 則留言:

hoyoyi 說...

說的對!以前的電影歌曲給我們留下很多很美好的畫面,一想起某首歌,那一幕戲馬上會出現在腦海。
怪不得現在的電影看了都沒感動,也不會記得自己看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