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受到各種逆境的擠壓,或是對慾望過份渴求,都可能產生出多重人格,嚴重者更導致精神分裂,引發種種悲劇。日本動畫《藍色恐懼》(Perfect Blue)就是講述人們對慾望由最初的執意,漸漸膨脹,最後到了覆水難收的地步。
女主角未麻由偶像歌星轉型為演員的路途波折重重。她為踏上成名的捷徑,不惜接拍有被施暴鏡頭的電影,受盡心理壓力,同時也被粉絲唾棄。她轉型成功了,卻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假如看倌以為這只是一部女主角患上精神分裂的普通故事,就太過小覷今敏導演的功力了。他只稍稍在主線上連貫幾宗與女主角有關的兇殺案,再加入一名無處不在且瘋狂地深愛着女主角的超級粉絲,以及一位不忍她沉淪墮落的執着經理人,故事頓時豐富起來。
在今敏導演的精心鋪排下,劇情佈滿懸念,精采的部份亦是他最擅長的虛實大混戰。未麻一方面殷切地追求成功,另一方面卻不斷自責,矛盾拉鋸讓幻覺頻生,但是究竟這通通都只是那名粉絲陷入精神分裂,還是她自己的思想錯亂? 到底現實中的未麻是真正的自己,還是戲中的角色才是真正的她,抑或是幻覺中的她才是最真實?還有現實的兇殺案和戲中戲的兇殺橋段穿梭連接,觀眾不自覺地墮入虛幻與現實角度裏。不過,可以放心的是,情節混而不亂。因為一切盡在細節裏,只要抽絲剝繭,是虛是實,不同觀眾可以詮釋出迥然不同的故事結構。
從《藍》片這部成名作到其後的作品如《千年女優》,再到連著名導演Christopher Nolan在撰寫賣座電影《潛行兇間》(Inception)時也取作參考的《盜夢探偵》,今敏導演總喜歡把角色的內心世界描繪得黑暗複雜。假如戲中人是導演本人的投射,可以想像他內心是亦幻亦虛的。
奈何天妒英才,筆者相信今敏導演還有很多內心種種想表達,可惜已再沒有機會了。我們唯有在他從前的作品中,才能窺探他的內心影像。
(刊於頭條日報《碟影滿人心》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