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

短片推介 : 《不知者》(Meeting of the Half Moons) - 不知者也有罪



在Facebook閱到一篇短句文章,開首的幾句是 :

1) 沒有一個人從來不犯錯,即使現在沒有,不代表將來沒有。

2) 請不要胡亂抱打不平,批評別人,特別與你自身無關的事,除非你完全清楚整件事情的始末,否則出口傷人只會令自己被討厭。

3) 不要在背後說三道四,亂加猜測,試想有一天你變成是非的主角,你會怎樣?

只閱到這裏,已有很深的感受,因為只要懂得上網的人,總也試過在人氣討論區又或是微博或Facebook之類的地方留下了一些對時下話題的批判字句,尤其是在我們沒弄清楚和了解整件事件的情況下。   

然後,剛巧得悉在日本TBS電視台主辦的「第十三屆TBS DigiCon6大賞」中,香港區選拔賽的第一名,由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學生吳浩然創作的劇情片《不知者》(Meeting of the Half Moons)  奪得。

看過短片,發現與以上幾句有異曲同工之妙,更讓我反醒自己向來的言行。

短片由一件天台危坐事件作引子,繼而帶出一宗兒子把心臟病父親誤送到醫院的西翼,因為與設在東翼的急症室有一段距離,加上有醫院職員按本子辦事,最後那名父親因延誤治療而死。
兩起事件有甚麼關係,我不詳贅,你們看過短片自有分曉。
不過單從短片的梗概,也猜到靈感取自發生在2008年的明愛醫院失救事件,不過導演沒有在芸芸口誅筆伐之中再加一腳作出大肆判批,反而以另一個角度看待事件。

以一名學生作品來說,這片是很有水準的,故事結構有別一般敘事的方法,片初的一個長鏡傳達了很多故事的訊息,一氣苛成,顯出拍攝者的經驗。撇開技術手法,一部影片最重要的還是編導的想法。本片沒有批判,只有讓人反思的情節,更值得讚許。

我們不一定會有機會當上戲中的主角,但是,每天都有機會成為那些冷眼「旁觀者」。
看過短片,不禁冒一身冷汗,更自我反省了一會兒,細想自己何曾披上道德袈裟,對別人的事指指點點,甚至妄下批判結論。
我有試過,但我會改。

我們常說不知者不罪,來為自己在不知情下犯的過錯找借口。
不知者可以是指戲中的男主角,也可以指戲中的女主角,更可以指片中的旁觀大眾。
人言可畏,假如我們因為不知情但又對人家施以批判壓力,群眾壓力能積小成多,到最後害了一條人命,就真是罪過了。

註 :
《不知者》也入圍了台灣金馬奬最佳創作短片,且看它能否再下一城了。



  
Bookmark and Shar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