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

影碟推介 :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 - 小孩子眼中的戰爭



孩子的世界本來是純潔天真,沒有歧視、偏見和仇恨,更沒有戰爭這回事。可是,大人給他們灌輸了世俗的價值觀,令他們漸漸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分別。受到這些價值觀影響,長大後更為一己利益跟別人紛爭不斷,更甚者引起一波又一波的戰亂。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的背景設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戲中的小男主角成長在德軍家庭,但他對家中常有將領政要出入不明所以,也不感興趣,唯獨無意中發現離家園不遠,有一個被圍欄隔絕的世界,那裏坐了一名垂頭喪氣、穿上「睡衣」的小男孩才惹他好奇。

以成人角度看戰爭、大肆描述集中營慘況的電影比比皆是。《穿》片則放棄刻意煽情,所以集中營內肆虐的鏡頭寥寥無幾。反而透過兩名小孩的友誼,從他們的眼界看戰爭世界。單看兩名孩子被鐵絲網隔開的一幕,已感覺震撼。鐵絲網只是有形的隔離,戰爭才是無形的隔閡。小男主角對小男孩充滿好奇和誤解,好像他為何穿上「睡衣」、為何衣服上有號碼、為何他們注定是敵人……足見小男主角的無知和深受父母所影響。這令人想到被關在集中營的猶太囚犯縱然可憐,但更值得同情的是被好戰者思想洗腦或蒙蔽的國民。

兩名男孩同一年紀,但是衣着神情氣質都迥然不同:前者衣冠楚楚,高雅斯文,後者在囚衣之下是瘦骨嶙峋、傷痕纍纍的身體,外表更掩蓋不了他滿是創傷的弱小心靈。他們來自不同世界,幸而能建立起純真友誼。看到他們相隔鐵網談天玩耍、分享糕點,寧靜單純,更凸顯了成人世界的骯髒複雜。

可能編者希望保留這份純真,所以為這個平靜簡單的故事徒添一些波瀾起伏,設計出一個殘忍的結局。筆者冷不防有此一着,頓感無比痛心,惱恨編者為何要這麼殘忍。不過編者再忍心,也不及好戰者冷酷無情,因為就是這些人種下的惡因,才令大部份人承受無窮苦果。

(刊於頭條日報《碟影滿人心》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Bookmark and Shar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