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日星期二

《127小時》- 另類勵志片



政府廣告忠告行山人士,除了要帶備行山用品之外,最重要是,必須向家人交代行程。很多人都是意見接受,行動照舊。不過,只要看過電影《127小時》(127 hours),便會發覺,真不能輕視這個重要性。

擅長攀山越嶺的Aron,最喜歡獨來獨往。一次獨自攀越熟悉的峽谷時,誤踏一塊鬆脫的石塊,結果連人帶石,一同掉進深谷裏。他缺水缺糧,叫天不應,叫地不聞,最慘的是右臂被頑石壓,動彈不得。不要以為這麼巧的經歷,只是電影情節,其實《127小時》是改編自真人真事,是主人翁AronRalston的親身事跡。

絕處能否逢生,視乎個人心理質素。面對如此困境,一般人會抱等死的放棄心態,但Aron堅持到底,最終撿回一命。在瀕死邊緣,他亦開始檢討自己。他想起愧對家人、女友和朋友。他不屑跟家人報行蹤,是因為太自負和自私。這次的教訓,令他學懂「捨得」,那怕是身體的一部份。只是,這個教訓實在太沉重了。

在這一百二十七小時,即五天零七小時,觀眾隨主角,經歷了由掙扎到絕望,由萬念俱灰,到突然燃起新希望的心路歷程,從中,我們學會了臨危要不亂,就算絕望也要樂觀。

在這五天多的時間裏,主角都是在做獨腳戲,但他並不孤單,因為每朝早都有一隻烏鴉,準時飛過向他問好,還有一隻螞蟻跟他作伴。這令人想起「螻蟻尚且偷生」這句話。

回憶給予心理上的支持,最後的一滴水是救命之泉,十五分鐘的陽光帶來快慰,埋在石塊裏的一口攀石螺絲,可讓人繫上續命繩索。希望這些上天給予的小恩小惠,人們不需要到絕境,才會懂得欣賞。

(刊於頭條日報光影塵尖》專欄)

Bookmark and Share

2 則留言:

Leslie Chew 說...

其實我會講~~~ 抵死,一條友就唔應該去行山~~~
雖然佢求生意志等非常好嘉,但第一步就係錯!
我地唔可以因為有個人無啦啦殺左人,不過之後有勇氣咁去自首就讚揚佢~~~

佢咁樣其實只係自食其果

說...

Leslie : 有好多人係要受過教訓先會改, 主角經過呢次都知衰, 所以執番條命之後, 佢都有改過, 一係唔獨自行山, 一係就講底俾屋企人聽自己會去邊.

獨來獨往既人,通常都係未找到想跟他/她結伴同行的人呢. 就算有可以結伴的朋友, 未必就想跟他/她結伴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