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小說很受歡迎,所以不時有電影將之搬上銀幕,《DNA白金數據》便是其中之一。
推理劇情難有完美,在逐步揭露連環兇案真相的過程中,這戲亦有紕漏犯駁之處,後段也略為拖沓可以縮短。不過,我認為《DNA》的看點,在於整個背景設定上。
東野今回的概念非常好。故事講述在不久未來,日本為保護國民安全,特別建造了基因數據庫。警方可憑罪犯在現場留下的基因線索與數據庫配對,很快便分析出兇手的身份。
眾所周知,分析人類基因,就能得出人們不少遺傳特徵和隱疾。《DNA》以這科學為基礎,進一步將之擴展至連大家想不到的人類細節,都能憑基因推斷得出,並組合成準確度達九成九的外觀分析。人類霎時間被一大堆數據所組成,真是既厲害亦可怕。
日本的懸疑推理電影,常牽扯到政治黑幕,這部亦不例外。那個背後陰謀,其實比起誰是兇手更加震撼,尤其想到這一切在現實生活中並非不可能,只不過是形式不同時,委實令人不寒而慄。
在現今各國注重人權和私隱的年代,東野卻借一個推理故事,嘲諷日本政府侵犯國民私隱,實在惹人遐想。戲中有一幕大量國民在不知情之下被收集基因的戲份;另外,四周佈滿攝錄監察鏡頭,市民的一舉一動,盡在政府掌握之內……凡此種種,營造出強烈的不安感。
高科技愈益進步,人們愈依賴科技解決問題,同時卻不知不覺間犧牲了應有的人權和私隱。隨故事發展,看到科技最準確,也有不足之處,這樣的鋪排,彷彿是東野在摑高科技一記耳光。
《DNA白金數據》(Platinum Data)預告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