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多宇宙探險電影,總預期會有張牙舞爪的外星異形跳出來嚇主角和觀眾一大跳,誰知電影《阿波羅18號》(Apollo 18)的賣點竟是大玩揭秘,不免令人有點失望,但這不會削弱電影的觀賞價值。
《阿》片要告訴觀眾的是:原來美國太空人並非登月的先鋒,前蘇聯太空人才是;原來「阿波羅17號」載人任務不是人類至今最後一次登月任務,「阿波羅18號」那次才是。姑勿論這些所謂「真相」是否虛構杜撰,但凡自稱為揭露事實的故事,總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電影打正旗號是由真實片段剪輯而成,當中記錄了三名宇航員登上太空艙進行任務,繼而揭發美國太空總署派他們登月的真正目的,以及他們在月球上的可怕經歷。然而,由演員扮演三名宇航員,令電影淪為一部偽紀錄片,也影響其可信度。尤其是要揭露真相,至少也要有證據支持,而不是單憑片面之詞和揭秘者的一廂情願。
從太空艙俯瞰地球,在月球上漫步,所現畫面無疑浩瀚無邊,惟這些已是觀眾司空見慣的視界,不再有新鮮感。不過,導演採用大量手搖鏡頭,營造出紀錄片的質感,讓觀眾如同置身於狹小的太空艙中,難以動彈,侷促感頓然而生,再佈置幾場黑暗深坑的戲份,不明生物若隱若現,背脊早已涼了半截。
見慣大場面的觀眾已被荷里活科幻特技大師寵壞,當然認為這些導演手法乏味枯燥,但影片的意義在於其觸發人們的好奇心,繼而探求真相下去。
到底「阿波羅18號」可曾存在過?那三名宇航員何去何從?到底國際太空組織還有多少隱瞞我們的事實?真相要靠有心人去發掘和宣之於世了。
(刊於頭條日報《光影塵尖》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