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好是一凹一凸,互補長短,就好像電影《
半個好心男》(
The Good Heart)中的兩名男主角,樂嘉的心腸好得沒話說,而扎叔卻是臭脾氣得沒朋友。前者因為自殺不遂,後者因為心臟病發,二人在病房相遇竟然一拍即合,相處得非常融洽。
其實扎叔之所以對樂嘉照顧有加,還有是因為他有見自己年事已高,想找個人來繼承開設多年的酒吧生意。他看中了乖巧的樂嘉,並把經營酒吧的畢生「秘技」傳授給他。但他所謂的「秘技」竟是不要對客人友善仁慈,要麼就向客人大發雷霆,再不就是把客人趕出酒吧,令到樂嘉啼笑皆非。
就這樣,電影的大部份情節發生在舊兮兮的酒吧裏,偶爾聽聽酒客之間的碎碎念,有時又看扎叔暴跳如雷,與樂嘉哄哄鬧鬧。故事輕描淡寫,亦不失溫情洋溢,正因為電影大部份時間營造了這種氣氛,到結局卻來一招顛覆之前感覺的鋪陳,殺觀眾一個措手不及,讓人一時間呆在當場。
除了有一個引人入勝的結局,影片其實還有一些有趣的地方。好像當中一些場景刻意留下了問號,讓觀眾拼湊自己認為合理的故事情節。我們既可以把電影看成是一個關於良心發現的溫情故事,也可以認為電影的結局是由扎叔一手策劃,因為他由一開始已是立心不良。而導演厲害之處,就是在影片的橋段和對白中加入了許多暗示,把主題變得多元化。
究竟影片標榜好心有好報,還是諷刺好心沒好報,又或是其實當中由始至終,都只不過是一個陰謀,那就要視乎觀眾的心腸好壞了。
(刊於
頭條日報《
光影塵尖》專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