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8日星期三

《阿波羅18號》(Apollo 18) - 登月的真相?



看得多宇宙探險電影,總預期會有張牙舞爪的外星異形跳出來嚇主角和觀眾一大跳,誰知電影《阿波羅18號》(Apollo 18)的賣點竟是大玩揭秘,不免令人有點失望,但這不會削弱電影的觀賞價值。

《阿》片要告訴觀眾的是:原來美國太空人並非登月的先鋒,前蘇聯太空人才是;原來「阿波羅17號」載人任務不是人類至今最後一次登月任務,「阿波羅18號」那次才是。姑勿論這些所謂「真相」是否虛構杜撰,但凡自稱為揭露事實的故事,總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電影打正旗號是由真實片段剪輯而成,當中記錄了三名宇航員登上太空艙進行任務,繼而揭發美國太空總署派他們登月的真正目的,以及他們在月球上的可怕經歷。然而,由演員扮演三名宇航員,令電影淪為一部偽紀錄片,也影響其可信度。尤其是要揭露真相,至少也要有證據支持,而不是單憑片面之詞和揭秘者的一廂情願。

從太空艙俯瞰地球,在月球上漫步,所現畫面無疑浩瀚無邊,惟這些已是觀眾司空見慣的視界,不再有新鮮感。不過,導演採用大量手搖鏡頭,營造出紀錄片的質感,讓觀眾如同置身於狹小的太空艙中,難以動彈,侷促感頓然而生,再佈置幾場黑暗深坑的戲份,不明生物若隱若現,背脊早已涼了半截。

見慣大場面的觀眾已被荷里活科幻特技大師寵壞,當然認為這些導演手法乏味枯燥,但影片的意義在於其觸發人們的好奇心,繼而探求真相下去。

到底「阿波羅18號」可曾存在過?那三名宇航員何去何從?到底國際太空組織還有多少隱瞞我們的事實?真相要靠有心人去發掘和宣之於世了。

(刊於頭條日報《光影塵尖》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Bookmark and Share

影碟推介:《時光旅的戀人》(The Time Traveler's Wife)- 穿越愛情時空



穿越時空這種橋段已被拍得濫無可濫,然而筆者依然愛看,因為喜歡它那讓人捉摸不透的奇情科幻。若然加以包裝,便成為另一部引人入勝的電影。好像《時光旅的戀人》(The Time Traveler's Wife),愛情故事與穿越時空的梗概互相潤色,甜蜜中散發着絲絲無奈。

愛情要受到磨難才令人回味,戲中折磨男女主角的不是第三者,而是男主角異於常人,與生俱來有一種可穿越時空的能力。這能力令男主角回到過去,與女主角邂逅,也讓他走到未來,跟將來的自己碰個正着,窺探所有未知之數。唯獨他無法控制何時離開與到來,女主角愛上一個不能常伴左右的男人,長年無止境地等待,但是在她身上,筆者見證到只要真心愛着一個人,是甚麼都不介意的。

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的《時》片,人物劇情皆簡單,但是作者可以延伸成一個豐富的故事。在綠草如茵的大草園上,已屆中年的男主角與六歲的女主角初次相遇,這種情節可以讓人幻想得相當猥褻,作者偏偏把這創作成一段浪漫關係。

每名小女孩都有一個幻想,就是長大後要嫁給兒時喜歡上的男人。可是當長大成人,卻發現當初那名心儀對象已是一名老頭,所有的憧憬通通幻滅。《時》片讓女孩子的幻想延續下去,讓她們代入女主角身上,跟不同時段的男主角談情說愛。

男女主角雖為同一人,但是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心態有異,外表也有改變。他們跟不同時段的對方相戀,筆者竟然聯想到姊弟戀、老夫少妻等等層出不窮的關係,非常有趣。男主角妒忌另一個自己能跟心愛的女人共度珍貴時刻,這段鋪陳亦饒有趣味。

穿越情節可以構築出千變萬化的劇情,但是有一點相同的是,主角都未必能改變過去或未來。生老病死是人生定律,能預知預見,只會讓自己活在誠惶誠恐的心理壓力下。好像男女主角預早看到未來,卻又無法改變,這不免為浪漫的愛情添上哀傷和遺憾,賺盡筆者的熱淚。

(刊於頭條日報《碟影滿人心》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Bookmark and Share

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

吃在異國風情地 - OH Food 清真阿拉伯料理


同是中東美食同好的獅子座知道我喜歡上樓上店吃東西,所以得悉有一家在灣仔開業不久的OH Food阿拉伯餐廳,便嚷着要一起去試。

食店位處灣仔盧押道的修頓商業大廈之上,即是在大慶燒味飯店旁邊的那幢大廈(箭嘴所指)。光顧當天,我們花上一些時間才找到其隱世位置,但是看了這張照片,相信你們應該能輕易直達地點。

修頓商業大廈的地積不大,可以想像在樓上開設的食店也屬彈丸之地。
果然,升降機來到11樓,lift門一開,眼見一條窄狹走廊,而該層亦只有OH Food一家店舖。

我的軀殼托了獅子座幫忙拍下門外照片,但魂魄早已被店內傳出的中東音樂勾了進去。 


記得光顧那天是一個星期六的二時左右,踏進店內,但見一名客人也沒有,我隨即自我安慰當時已過了人流高峰。
不過,我們是來試吃的,沒客人反而給了我們隨便拍照的空間,着實不錯。


OH Food主理的是清真阿拉伯菜式,其實我向來都不知道「清真」(Halal)到底是何意思。後來上網一找,才知道「清真」一詞一般指遵照伊斯蘭教法所生產的食物 (請看這裏的詳細說明)。

看了看餐牌,發現可供選擇不算多,不過我們才兩個人,再多菜款也無褔消受,現在反而更容易下決定。


經過一輪商議,我們所點菜式你們容後便知曉。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點菜形式是讓客人用水筆在過了膠的餐牌上劃下想吃的,感覺有點像酒樓的點心紙,但就更環保。


(按照片放大)

本來我們想點每日特餐(HK$45)或套餐(HK$75),但是原來星期六日是不設套餐特餐的。最後經侍應介紹,點了幾款獨特必嚐之選。

首先登場的是飲料。
這是獅子座的凍薄荷青檸檬冰沙 (Iced Lemon with Mint Smoothie) (HK$15)。


我雖然與凍飲無緣,但是見到他喝了幾口都沒甚麼反應的樣子,便引起我的好奇心。
我冒着咳個半死的後果,搶了過來吮了幾口。
淡淡的薄荷味跟檸檬的酸味很配啊,這飲料不太甜,在炎炎夏日喝上幾口,相當清涼解暑,怎麼你會覺得不好喝呢 ? 我問他。
我沒有說不好喝呀。他答。 
正當我有點被他氣壞之際,侍應把我的熱薑汁綠茶(Hot Green Tea with Ginger)(HK$15)送了上來。


中東茶於我都是香料濃郁的口味,這杯亦不例外。
其實不單是他們的茶,就連他們的湯,也是很重中東香料味道。
誠如這碗細粉雜菜湯(Vermicelli and Vegetable Soup) (HK$20),湯味較淡(我指鹹度),但中東香料味則較重,喝不慣的會覺得味道古怪。


吃阿拉伯菜,又怎少得試一下他們的名菜Hummus呢。
Hummus,即鷹嘴豆泥 (HK$20), 是一款用以蘸麵包吃的開胃菜,這也是我來這家店的主要目的。
我向來對豆蓉之類的食物很有好感,這碟稠稠豆泥很有豆香,非常得我心,唯獨是他們的麵包有點韌,不知是否因為不新鮮的原因,最後我放棄了麵包,用勺子舀着吃更是痛快。


獅子座對湯和豆泥的興趣不大,所以當蕃茄醬免治牛(Beef Kebab with Tomato Sauce) (HK$50)上場,他才有東西吃。
是次,我們選了白里安尼飯佐以免治牛肉,其實還有阿拉伯飯或薯條麵包可供選擇的。


論味道,蕃茄醬汁把牛肉味都蓋過了,所以告訴我那是任何肉也區不出分別。至於飯,粒粒煙韌,口感不錯,奈何醬汁過稀,把飯混在一起,有點像湯飯,不大合味道。
我反而較喜歡另點的阿拉伯烤雞塊三文治 (Chicken Sheesh Taook Sandwich) (HK$25)。雞肉嫩滑,配上沙拉油很是開胃。不過,問題同樣出在麵包上。有點韌的麵包,跟雞肉的口感成了對比。


記得侍應介紹時,提到他們的麵包是自家焗製的。
當然,我沒去過中東,沒吃過正宗的阿拉伯菜,所以都是純以合不合個人口味出發,也許阿拉伯的麵包是較韌較有咬頭也說不定,就好像法國的長麵包硬得扑死人沒命賠一樣。
假如韌是阿拉伯麵包特色的話,那麼我是相當欣賞外籍老闆沒有刻意調度菜式來配合香港人口味。

他沒有在口味上遷就香港人,卻聘請了三名年青本地女侍應。
我也明白為了減少聘請外勞的麻煩,也為了令本地食客有感同聲同氣,聘請本地侍應是最省事的方法。
惟我覺得一家食店要做到裏外都正宗,尤其是中東或東歐菜,至少來個侍應食客雞同鴨講的場面才夠氣氛,不然,未能完全達至我的所謂正宗了。

我突然想起Beyond曾出過的一張唱片,其中一首歌叫《阿拉伯舞女郎》,他們更以阿拉伯人的造型示人來配合歌曲主題。


《阿拉伯舞女郎》固然好聽高水準,但是這個造型給我的感覺未免有點不倫不類,就好像本地侍應出現在OH Food這家打正旗號做正宗阿拉伯菜的食肆,少不免為整體氣氛打了些微的折扣。

OH Food清真阿拉伯料理
地址 : 香港灣仔盧押道11-13號修頓商業大廈11樓
電話 : (852) 2529 3999

Bookmark and Share

2011年9月25日星期日

電影短評 : 《喜愛夜蒲》(Lan Kwai Fong)



喜愛夜蒲的人看《喜愛夜蒲》會有所共鳴,因為從電影描繪的蘭桂坊酒色男女人生百態當中,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愛夜蒲的人看《喜愛夜蒲》,只要喜愛俊男美女,眼球一定會被吸引住,因為女的身材玲瓏浮凸,男的外表俊朗不凡,男女埋身肉搏,燃起刹那間的激情慾火。唯一略嫌動作別扭,女角又要露又怕露,未能把心一橫豁出去。

假如一心只想看個好故事,則會覺得劇情流於薄弱,尤以一眾男女各自經歷,飽經滄桑的從良戒蒲又或是後起之秀趕過頭來的鋪墊特別欠缺說服力。
不過,劇情單薄,剛好襯托出只會夜蒲的人縱被聲色浸淫,驀然回首,反而覺得人生過得無比蒼白。誤打誤撞,竟又讓電影來了個互相呼應。


喜愛夜蒲》(Lan Kwai Fong)電影主題曲《I'm Still Loving You》
作曲: 齊樂平 / 徐浩
作詞: 連詩雅
主唱: 連詩雅


Bookmark and Share

《兒凶》(Insidious) - 又要怕又要看

 
 
顧名思義,電影《兒凶》(Insidious)是一部跟孩子有關的恐怖片。

有說嬰兒對靈異物體異常敏感,在一家「不潔」的房子裏,會哭聲不斷。所以電影開首的嬰兒哭聲,已令筆者聯想到鬼怪,帶起了觀賞氣氛。

兒子因意外昏迷,家裏鬼影幢幢,怪聲怪氣,一連串古怪事件令母親起疑,父親卻認為是一派胡言,最後請來靈異專家,才逐漸揭示整件事的原委。《兒凶》的故事不算新鮮,嚇人伎倆離不開故弄玄虛,角色疑神疑鬼,專家危言聳聽。驚嚇場面得到聲效輔助,的確心神一震,角色進入「他們」的世界時亦見詭譎。奈何捉鬼場面未算驚天地泣鬼神,令筆者有點失望。鬼影要見首不見尾才能達到唬嚇效果,所以當真身盡現,便少了神秘感,尤其是片中沒有近年流行的電腦特效,鬼怪通通由人扮演,很有原始風味。當厲鬼出現時,筆者更禁不住失笑。不過,電影總算包羅了鬼片的元素,滿足到觀眾又要怕又要看的自虐心態。

鬼怪電影已被創作人拍得沒新意,如何能從中鑽出新穎點子,似乎困難重重。許多編者唯有在氣氛上着手,務求營造出嚇死人沒命賠的氛圍。不過,《兒凶》的導演深明要在氣氛突圍,也未必是件容易事,所以他在角色的設計上做了小手腳,這一點手腳隨着劇情發展,讓人驚覺故事並非單純兒子被鬼魂纏繞那麼簡單。

也許筆者看到片名的中文翻譯,便想得太理所當然,反而英文片名「Insidious」(解作「潛伏」)才露出端倪。《兒凶》算不上非常恐怖,有些情節亦不合情理,幸而節奏益發緊湊。看過電影,筆者再聯想到鬼魂可能在四處「潛伏」時,更是心裏發毛。
(刊於頭條日報《光影塵尖》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Bookmark and Share

《世紀戰疫》(Contagion)



對很多人來說,○三年那場沙士疫情至今仍歷歷在目。以當年疫症為題材的《世紀戰疫》(Contagion),多少勾起觀眾的恐慌回憶,幸而導演以寫實手法敘事,沒刻意煽情和渲染病況,觀賞心情沒預期中沉重心痛。

電影以幾條故事線平衡發展。逝者的家人如何誠惶誠恐地過活、世衛專家和醫護人員致力查探病因、自由記者借機會謀取私利……導演試圖透過不同人物遭遇,帶出不同信息。謠言比病毒傳播得更快;疾病可怕,也不及人類劣行殺傷力大;面對危機,人與人之間再沒誠信可言,這些鋪排令電影含意豐碩。可惜主題太多,人物故事間連貫不足,反令劇情變得鬆散,觀眾不容易抓住焦點。

劇情稍欠緊湊,慶幸一眾演員為影片增添色彩。好像影后桂莉芙柏德露全身抽搐一幕,演來非常有說服力,另一位影后琦溫絲莉那數聲咳嗽,若非病患,難以從氣管發出病重的咳聲,還有袓迪羅一臉唯利是圖和麥迪文頓時變成一隻驚弓之鳥,皆入木三分。不要忘記我們香港代表何超儀和徐天佑,雖然參演了一兩場戲,也交足功課。

記得在追溯源頭情節中,幾名逝者在生活上看似沒有交集,但劇情逐步揭示了他們之間的無形關連。究竟誰才是源頭?來到揭盅一刻,導演光以畫面交代事件之始,手法耐人尋味。有說電影有影射源頭之嫌,筆者卻認為結局一幕因果意味濃厚,並非表面看得這麼簡單。

姑勿論導演製作這電影的意圖為何,此時此刻再對當年疫情作出批判指責已無補於事,反而吸取教訓,不讓歷史重演才最重要,畢竟一場大災難發生,並非單方面可引發出來。

(刊於頭條日報《光影塵尖》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Bookmark and Share

杜如風《風行風語 2》- 瘋癲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閱讀這本書時,請不要期望有富麗的文筆,又或從中學會睿智的人生道理,更不要視之為旅遊攻略或購物指南,因為本書的賣點是杜如風本人,以及她極有風格的生活態度。

看過她主持的旅遊節目,都會被其「瘋行瘋語」所吸引(或嚇倒)。正經八百地帶觀眾暢遊全世界已看得人呵欠連連,加入美女點綴畫面,縱然能吸引一定目光,惟招數落入俗套,無甚新意。試問有誰敢學她穿着鳳冠霞帔,舞動粵劇造手,在倫敦著名歌劇院門外大唱「走音版」《帝女花》,兼且視途人的白眼如無物,而又可以自得其樂?她的狂放,反而能出奇制勝,彰顯了她的出位創意和頭腦。

閱過這本書,終於明白到她之所以能盡情,完全是性格使然。當一個人做任何事都發自內心,便能加倍投入,觀眾自然深受感染。
不過,瘋狂的背後,是大家看不到的辛酸。書中提到這些令觀眾捧腹的環節,全由她跟導演這隊「天不怕地不怕」的二人組合拍製而成。我們或許羨慕她全職「表演購物」也能殺出一條血路,然而,人家在背後花上的時間、構思和準備,當中的苦與樂,以及他們飽受着自負盈虧的壓力,實在不為外人道。
「別人笑她太瘋癲,她笑他人看不穿」是杜如風的寫照,因為她的瘋癲,隱藏着無窮智慧、創意、努力和忍耐,令她在一眾藝人中突圍而出,讓人印象深刻。

杜如風《風行全世界》之倫仔唱暈全世界 :  
(仕仔按 : 看過她的節目, 又怎會不喜歡上她呢 ? )



Bookmark and Share

免費電影推介 : 《The End of Poverty?》- 貧窮沒終結



為甚麼這個世界有貧富懸殊問題存在?看過紀錄片《The End of Poverty?》之後,便知悉這個嚴重問題,其實是人為造成的。

追溯至一四九二年,某些西方國家已開始巧取豪奪,霸佔一些本來不屬於他們的地方和資源,令到全球大部份財產落在少數人手上。他們制定殖民主義、奴隸制度來剝削別人的權利。隨着歷史發展,引伸出後來的新殖民主義、資本主義,和現今的金融全球化。某些國際機構更藉着幫助貧窮國家為名,給她們巨額貸款,令她們債台高築,永沒走出生天之日。

電影揭示了這些西方國家和國際集團的欺壓手段,和不公平交易的運作過程,其間穿插了不少訪問片段,受訪的諾貝爾經濟學得主、歷史教授、作家和一些權威人士皆對西方富庶國家作出指責。不過電影最珍貴的,是導演走訪了委內瑞拉、巴西、肯尼亞等地,訪問了那些受欺壓人民和工人,給他們一個宣洩的渠道。

有錢不代表快樂,但是三餐不繼肯定連快樂是甚麼也不知道。有些受訪者一臉安於天命,有的說到被迫困在礦井內工作六個月,完全不見天日,永看不到回家的一天時,眼角不禁泛起淚光。但淚水沒有掉下來,因為他們為了生計,連流淚的時間也沒有。

生活在香港,貧困的定義也許是住在「板間房」、領取綜援,又或是埋頭苦幹,但每月只能賺取微薄收入。不過,跟第三世界比較,我們的貧困又好像變得微不足道。當然,比下有餘是自我安慰的方法,但至少當我們在自怨自艾的時候,又或是對食物諸多挑剔時,這部紀錄片可以喚起被我們遺忘了的「珍惜」和「感恩」。

更重要的是,電影讓我們知道金銀首飾、咖啡稻米等等都染有他們的血汗,我們在消費的同時,其實也令他們繼續沉在貧窮線之下。

紀錄片名為《The End of Poverty?》,解作「貧窮的終結」,重點其實在後面的「問號」上。是的,對於活在第三世界的人民來說,貧困是沒有終結的一天。

(刊於頭條日報《碟影滿人心》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Bookmark and Share

影碟推介 : Like Stars on Earth(Taare Zameen Par)- 天才庸才一線差



近日上映的印度電影《作死不離3兄弟》(3 Idiots),以嬉笑手法嘲諷印度教育制度,製作花盡心思,是本年的一大好戲。

被譽為印度版劉德華的男主角Aamir Khan,對電影和題材向來有熱誠,所以他執導或參演過的電影都有口皆碑。好像他身兼導演和男主角的二○○七年作品Like Stars on Earth(Taare Zameen Par),便道出孩子患有讀寫障礙的苦況,故事賺人熱淚。

我們都經歷過學生時代,知道稍為跟「一般」學生不一樣,便被老師冠上「壞份子」之名。家長叮囑孩子要疏遠這些壞學生,就連自己的父母也不由分說地責罵嫌棄,而不是去探究當中出了甚麼問題。

《Like》片的小男角就是這麼一個角色,他視讀書認字為苦差,用逃課來避開責難,是父母老師眼中的污點。他孤獨、沮喪,長期活在痛苦中。幸而碰上由Aamir Khan飾演的熱心老師,他留意到小男孩其實患上讀寫障礙症,並以另一種方法誘發出他的天才潛能。

片長接近三小時,但是完全不覺累贅拖沓,劇情非常自然順暢。期間穿插了一些動畫,反映小男角對字母數字的恐懼,展示手法有趣生動,連場「寶萊塢(Bollywood)式歌舞亦表達了男主角對小男孩的痛心惋惜。此外,角色的形象鮮明:成績優異的哥哥長得挺拔帥氣,更顯得小男角瑟縮畏怯,還有那班惡形惡相的教師與男主角這名正氣好老師的形象相映成趣。

天才庸才一線差,但當中的分野,很大程度是由教師和家長造成的。大家都明白孩子只要得到適當的培養,成就可以差天共地。可惜現今學校和社會扼殺了孩子的想像能力,訓練出一個個樣辦,繼而過着一段段呆板的倒模人生。

然而,我們又不能全怪責為人教師和父母的,畢竟沒有人會忍心見到下一代被功課壓得透不過氣,只不過為了將來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才逼不得已把孩子從小就置身於競爭環境中。

《Like》片主力探討孩子之苦,其實亦反映了為人父母者的矛盾。

   (刊於頭條日報《碟影滿人心》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Bookmark and Share

2011年9月9日星期五

《一日人生》(Life in a Day) - 你是否營營役役地過了一天 ?



還記得2010年7月24日當天自己幹過甚麼嗎 ?
除非有撰寫日記又或是拍下影片的習慣,更甚者當天發生了永世難忘的事情,否則大部份人都把那天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我們忘記了,然而,對於有參與電影《一日人生》(Life in a Day)的每位短片拍攝者來說,他們一定覺得2011724日這天過得很是特別。

《一》片是由YouTube網站和大導演Ridley ScottKevin Macdonald合作的項目
導演和網站先呼籲大家在去年724日拍下短片,再傳送給他們,經剪輯,便成了一部屬於2010724日的電影。
製作團隊合共收到4,500小時時數的短片,反映了大家都非常踴躍。
然而,踴躍是一回事,短片內容是否精彩又是另一回事。

電影給觀眾展示了由早到晚,於世界不同地方的人在該天發生的生活點滴。
短速的片段如漱口如廁,接連着一幕幕較有意思的畫面。
有家人對長期病患不離不棄的照顧,有長期旅居在外的單車旅行者表達情感,有農民牧民幹着粗活一臉滿足現狀,還有小男生經歷成人禮時的忐忑不安(別心歪,並不是你們心想的那樣).....然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不經不覺傳達出疾病、孤獨、死亡的信息。

收集到的短片眾多,去蕪存菁,從中挑選出較有觀賞性的片段乃人之常情。
有的片段含起承轉合的技巧,引人入勝,有的則較有意思和趣味性,但是我相信更多收集得來的短片描述了無聊平凡的故事。

無可否認,電影很有意思和意義,但是觀影之時我還是感到納悶。這麼說不是指影片不有趣好看,而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大部份人每天都過得很瑣碎。
或許導演其中想表達的是特別的人生罕見,大多數人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任由時光流逝,分不出昨天、今天和後天的區別。
再者若然要以疾病、孤獨或死亡才能換來不一樣的一天,相信許多人都寧願營營役役終此一日,畢竟平凡才是褔。


Bookmark and Share

2011年9月7日星期三

《情迷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 醉人的巴黎情懷



Comment allez-vous?在《情迷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的開首,活地阿倫以醉人巴黎景致跟觀眾打招呼,劇情未為大家熱身,觀眾已先陶醉於這片浪漫氣息中。

巴黎鐵塔、香榭麗舍大道、羅浮宮、蒙馬特……美景如詩如畫;雨中漫步,閒逛市集,流連於莎士比亞老書店,悠然自得;名家畫作由畫紙顏料回歸現實風景,賞心悅目。電影每一格畫面都散發着活導對巴黎的鍾愛。

一如以往,故事充斥活導的所想所說,並透過男主角的遭遇道出對現實不滿的心聲。不過,相比從前的作品,已少了連珠炮發的對白,台詞意思亦較淺白易明。

故事中,男主角放棄在荷里活獲得的薄有成就,希望移居巴黎創作小說。他總跟現實生活的人和事格格不入,只嚮往上世紀的「黃金年代」,老是想回到過去,找尋那個屬於自己的世界。在鏡頭下,「黃金年代」金碧輝煌,如夢似幻。那個年代的角色個個熱情奔放,對比起現實角色,如男主角的未婚妻、未來外父母,以及那名不時賣弄學識的朋友,他們的嘴臉惹人討厭,開口閉口盡是炎涼世態。活導巧妙地把兩個世界的人聚首於影片中:現實主義的人與夢想掛帥者永遠是南轅北轍,但是其實沒有誰對誰錯,只有適合自己與否。

影片的其中一個主題最深得我心 : 人們總是懷緬過去,總覺得現在的人事物比不上舊年代的好。可是,假如讓他們真的回到過去,他們又會嚮往追求再舊的人事物,永無止境。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現在過得不好,又或者不滿足現狀所致。活導以一個虛幻的角色,給男主角當頭棒喝。若然男主角是活導的化身,那麼男主角的覺悟,也是活導的醒覺。

電影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是活導以有趣的鋪陳,讓畫壇和文學界翹楚相繼登場。觀影時不妨記下出場的大文豪,再上網搜索一下他們的照片和生平,會驚覺飾演這些文豪的演員形神俱備,禁不住讚歎活導的慧眼,和演員的精湛演技。個人喜愛,是那位飾演達利(Dali)的著名演員,我在這處先賣個關子,當大家看到他有別於過去的演繹方法和口音時,一定會忍俊不禁。

我等凡夫俗子,總被雜務纏身,又或是長期囊中羞澀,旅居巴黎是件奢侈的事。從這電影感受一下暫時無法實現的夢想,實是樂事。不過,走出戲院,猶如從夢幻回到現實,最後也只能無奈地跟這個浪漫花都說一句Au Revoir。

(濃縮版刊於頭條日報光影塵尖》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情迷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2011年9月6日星期二

免費電影 : 《First Orbit》- 另類地球之旅


有說從太空俯瞰地球,能清楚可見的建築物,就只有中國萬里長城。姑勿論這是真是假,當看過記錄片《First Orbit》,領悟到我們實在不應執拗於事情的虛實,而是該把視角焦點放在人類登上太空的偉大歷史上。

First Orbit》是一部記念首名宇航員Yuri Gagarin第一次登空而製作的記錄電影。影片於二○一一年四月十二日(即首次太空飛行的五十周年)在YouTube上發行。觀眾只要登上短片網站,鍵入電影名字,便可以免費欣賞到這部由攝製隊與國際太空站合作拍成的影片。為了重踏Gagarin當年所乘太空船的軌跡,太空站特別調度至當時圍繞地球的航道,好讓觀眾能隨Gagarin的步伐,環繞地球一周。

不經過量修飾的幕幕影像,只略作了剪輯,再配上悠揚悅耳的音樂,觀眾彷彿經歷了一次另類的地球之旅。當中夾雜着Gagarin在太空船上與前蘇聯太空總部的對話,雖然一句起兩句止,已把他的震懾心情表露無遺。

一望無際的景象,氣勢磅礡的山脈冰河,讓筆者幻想自己坐在太空船艙內,一方面被眼前壯觀景物迷住,與此同時,心情也被強烈的孤獨感籠罩着。

現今科技發達,人類登上太空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未來,只要付上高昂的旅費,更能一嚐登空的滋味。就算登錄坊間的搜索引擎,從人造星拍下地球的照片亦如恆河沙數。但是,追溯五十年前,當時科技尚未完全成熟,Gagarin作為登空的先鋒,某程度上亦是一隻白老鼠。他把生死置於度外的精神,令他的名字流芳百世。

相比起浩瀚的地球和宇宙,人類實在渺小不過了。但人類的創造力和征服心卻是偉大無窮的。正因如此,人類才能在科技史上寫下一頁頁豐功偉業,不過,亦導致現今許多天災人禍。

我們現在縱使能重塑五十年前的軌跡,可是所見的地球,不論在地理或環境素質已無復當年的靈潔。萬物因果循環,有得必有失,當中的犧牲值得與否,真是見仁見智。

(刊於頭條日報《碟影滿人心》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觀看《First Orbit》:



官方網頁 : http://www.firstorbit.org/

Bookmark and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