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9日星期四

《葉問 2》- 全宇宙最好打的好男人

功夫電影少不了比武切磋場面,加入民族意識的功夫電影更是離不開槍頭對外,打倒外敵,為中國人爭口氣的橋段。
葉問 2》也不例外,上回要打的是殘害中國人的日本仔,今回要打的是欺壓中國人的洋鬼子。
電影依循着一個既定模式,中國人先是趕絕自己人靠攏外人,就好像電影中的洪拳宗師洪震南(洪金寶飾)對葉問(甄子丹飾)要在香港開設武館百般刁難,而在另一方面又巴結洋鬼子,這全因為有二百人跟着他討活。
為生活可以卑躬屈膝,但當被外人踩到頭上時,中國人還是會團結起來齊心對抗外敵。
這類劇情無疑陳腔濫調,但作為一套功夫電影,你覺得劇情重要還是武打場面重要 ?

電影中,動作場面有四大場,葉問在魚市場以一敵數十人,跟着就是葉問跟各門派師父切磋較量,然後就是洪師父和葉問分別與不可一世的外國拳王在擂台上搏鬥。
這些場面在過去同類電影中屢屢出現,電影中大部份場面都熟口熟面,舊瓶中的新酒卻就落在葉問跟洪震南那場詠春鬥洪拳上。
木椅佈置成另類梅花椿,比武範圍局限在一張十多人的餐桌上,二人動作之快和俐落,數分鐘的對打看得人傻了眼,戲院內讚嘆聲音即時四起。個人認為單看這場戲已是值回票價了。

片中大小功夫場面此起彼落,與其說編者想弘揚武術,倒不如說他們想宣揚武學精神更為貼切。
「貴在中和,不爭之爭」、「你遷就我我遷就你」、 「你幫我我幫你」、「每每手下留情」、 「學功夫不是用來打架的」、「分勝負重要還是回家吃飯重要呢 ? 」、「人雖有分高底,但大家也要互相尊重」......葉問看似在教導戲中人,但我覺得是編者想借這個大好人來感染大家呢。

愛家又好打的葉問繼續由甄子丹來飾演,觀乎現實生活中的他那麼疼愛家人,他演來是相當有說服力的。至於武打場面對於被譽為「宇宙上最好打」的他來說是絲毫沒難度,唯一缺憾的是,有些動作他還是選擇借用替身來應付。我不知他用替身的原因,但如果他的惜身是為了家人的話,那就更切合戲中的角色性格了。
反觀洪金寶卻全是親身上陣,一點也沒欺場。他的拼搏倒跟戲中的洪震南為了桿為中國武術而拼命很相似。
能文能武沒幾人,身為武者的甄子丹在文戲的演繹上沒武打場面那麼得心應手,唸對白時更顯得有點不擅詞令的情況。但作為一名動作演員,你覺得演技重要還是打得重要呢 ?
至於其他演員,因為戲份太少,只能起到陪襯作用,而戲份較多的黃曉明又沒有借這個機會好好發揮,真是可惜。
值得一題的是只屬客串性質的任達華反而有驚喜表現,影帝果然是影帝。還有敖嘉年,他演來真有五十年代文藝青年的氣質。

個人認為,葉問的劇情來到第二集已是逃不出模式框框,假如還繼續拍下去的話單靠武打場面來支撐恐怕只會每況愈下,加上據聞甄子丹沒有接拍第三集的打算,不知編導監製是否願意作出見好即收這個明智的決定呢 ?


《葉問2》超精彩片段曝光


《葉問2》主題曲MV《信仰》


題外話 - 以葉問為題材的電影除了《一代宗師》外還有遲些會上的《葉問前傳》,飾演少年葉問的演員杜宇航跟甄子丹簡真是倒模一樣的相似 !

2010年4月27日星期二

《天間叛徒》 - 天使比上帝更愛世人

很多人都相信有世界末日這回事,但未必所有人都幻想過世界末日會以什麼形式來臨,電影正好給予大家這方面的想像空間。
電影告訴我們世界末日可以是人死樓塌,也可以是病毒遺害人間,而《天間叛徒》(The Legion)所描繪的世界末日是由上帝派遣下來的天使,把意志薄弱的人類變成喪屍去殲滅世界。
上帝所以發這麼大脾氣,是因為對十惡不赦的人類徹底失望。要改變現有劣根已是難乎其難,反而破舊立新、從頭再來就容易得多。
上帝不再愛世人了,可幸還有天使肯眷顧。這隻違抗上帝意指的天使,甘願為人類折去雙翼和失去法力,落入凡間與主角們並肩作戰,因為他並未對人類的品格完全失望,而且他知道只要等到女主角腹中孩子出生,人類便會得救。
為什麼是她 ? 除了猶如現代瑪利亞的女主角有這疑問之外,我也滿腦子問號。
但天使沒仔細交待,他只重申她的孩子是人類的唯一生機,為要保護這名孩子,天使、人類和喪屍展開了沒完沒了的困獸鬥。好不容易,終於等到孩子平安出生,大家以為惡夢可以完結時,天使這才道出還要把孩子養育成人之後,才會雨過天清。

說了一大堆故事劇情其實通通都不重要,因為我覺得導演只不過想借這些橋段來泡製一套喪屍電影而已。
《天間叛徒》貴為一套喪屍片,當然會見到一隻又隻形態兇猛、張牙舞爪的喪屍四出肆虐,把主角們嚇得驚慌失措。
不過,要看喪屍的觀眾這回可真要失望了,因為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喪屍和場面均已在預告片出現。
喪屍沒特別,還是把注意力集中回劇情方面吧,可惜的是,俗套和欠缺看頭的故事橋段要吸引觀眾進場也許不易。
劇情又不行,思前想後,我想整套電影唯一能引人入勝的地方,就只有飾演「折翼天使」的Paul Bettany那冷峻的外型和六塊腹肌而已。

《天間叛徒》預告片 :

早去未必早享受,遲去卻可逛個夠

因為本身是一名「心急人」,所以對十分期待的事情皆抱着趕在別人前面的心態。是故看電影要上映即看,展覽會十時開始我最遲十時半便一定要進場,諸如此類的。(幸虧我喜歡做的事情不多,否則我的人生就會在追追趕趕的調子中度過了)
可是我最近發覺到有些事情原來是急不來的,不然只落得事半功倍的結果。

期待已久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將於五月一日開幕,以我的個性,五月份應已在各個場館留下蹤影的了。
滿肚計劃,籌備得如火如荼,這時卻閱到世博試行的報導。
沒有盡頭的人龍、花時的安檢程序、混亂的展館預約、有待完善的營運管理和種種的秩序問題,看得我冷汗直冒。
跟人擠當然是不好受,但最令人難過的是有參觀人士表示走了大半天連一個場館也進不了,如果換了是自己,先是感到洩氣,繼而便會放棄。

因快得慢是屢見不鮮的教訓,再加上駐上海的朋友也勸告我別在這個鬧哄哄的非常時期參觀世博,思前想後,朋友的勸告也不無道理,既然是這樣,我也決定趕快慢下來,順延至六月才「向世博出發」!
朋友聽後忍不住搖頭和嘆了一口大氣。

2010年4月22日星期四

《未來警察》 - 集過去和未來於一身

當我告訴別人看了《未來警察》(Future X-Cop)的時候,我是受盡白眼和鄙視的。
我也明白他們如此反應,無非是認為科技片怎麼說都是外國拍的好,港產的? 別開玩笑吧,簡直是天壤之別,沒得比較。
其實也不能怪他們有這想法,因為光看《未來警察》的預告片已令人卻步,再經過我進場印證,片內的特技環節又的確簡陋落後了點,未來的背景猶如動畫畫面,變身後的劉德華造型是一個乾脆貼上他頭像照片的機械人,范冰冰用來救回劉德華一命的強勁武器竟然像極一輛「吊雞車」.....這種種又怎能滿足見慣大場面的香港觀眾的口胃 ?

只不過,看一套電影又豈能單憑其特技水準就評分 ?  始終故事才最重要。
《未來警察》主要講述在2078年,馬博士發明的太陽能設施解決了世界的能源問題,斷別人財路就預了會招來殺生之禍,而一眾石油商人便派出集各家大成的殺手穿越時間裂縫回到60年前,目的是要殺死當年只有12歲的馬博士。另一方面,政府亦派出改造後的未來警察去保護童年馬博士。
覺得這個故事熟口熟面 ? 對,其實在早於1991年的《Terminator 2》中,已是一個類同的故事。
所以當閱到《未來警察》的故事簡介後,我頓時有一種懷舊的感覺,再加上劇情犯駁薄弱,角色的感情線又不知所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還極力推介的話,我肯定會被人喝倒采。

好,不推介,但我倒想說一說我選擇捧場的原因。

科幻特技題材向來都是香港導演和編劇一個非常弱的領域。因為弱,所以少涉足,因為少觸及便越是怕,就連投資者也嫌棄不看好這類題材,結果造成一個惡性循環。
現在王晶導演肯拍,又有投資者願意投資,雖然效果未如理想,但已是勇氣可嘉和一個很好的開始。
熟能生巧是不變的定律,只要投資者認為有可為肯投放金錢,而導演編劇們又夠膽開拓科幻特技這個領域,要有一日千里的進步未必是不可能的任務。
外國的科幻片最早出現在1897年,那時已把第一個機械人呈現在觀眾眼前,而早於1902年已有一套有關登陸月球的電影
香港比人家遲了近百年,所以出來的效果強差人意是可以體諒的。
凡事總要有第一步,當下,外國已發展到四維視覺效果,我們的第一步總不能等到外國發展到n維才開始吧 ?
香港電影已在長期食老本,片種來來去去都是功夫動作、愛情小品、倫理悲喜劇....早兩天才聽到一名導演在訪問中提到香港電影題材狹窄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現在有人願意冒險開拓一個較另類的題材,雖然被人(包括我在內)評得體無完膚,但我依然捧場,這無非是想給開荒者一點鼓勵和支持,同時也希望為未來的港產科幻特技片出一點微力而已。

《未來警察》預告片 :

2010年4月15日星期四

《白夜行》 - 太陽和影子的故事

有人說,人只要撒了一次謊,就會撒更多的謊來自圓其說。
我覺得殺人亦然,人一旦殺了第一個人,就只會為了逃避被揭發和追捕而殺更多的人。
正因如此,在電影《白夜行》(White Night,백야행)中,每當兇手發現有人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就會先下手為強,結果越殺越多,甚至到了一個完全無法收拾的田地。
其實兇手這麼做都只是為了要保護心愛的人,不過與其說那個是心愛的人,倒不如稱之為幕後主謀更為貼切。
兇手殺人是為了幕後主謀,主謀要兇手代為殺人是為了美好的將來,二人可以走出陰霾在陽光下牽手,而在通往未來的這條路上,擋我者必需死。

本來這一切應是天衣無縫的,然而,兇手與主謀之間因為存着愛,就算這麼多年來都只隔空傳情而且一直沒相見,他們還是不經意地留下了蛛絲馬跡,只要順藤摸瓜,循着絲絲線索追查下去,就會發現原來這一切源於14年前在棄船的一宗命案。
14年前種的因,怪只能怪大人太醜惡,而他們當時年紀太小不懂處理,以致二人一直活在悲哀之中,越是想忘記就越是痛苦。
14年後成的果,也許對兇手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他得到解脫,但對主謀來說,往後只會活得比死更難過。

《白夜行》是改編自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我沒看過小說,所以不知道電影改動了多少篇幅。
光就電影而言,當中的推理情節犯駁連連,簡直完全不理想。
只是,若然把電影看待成一個愛情故事,反而是淒美動人。
電影中把主謀和兇手比喻為連體嬰,唇齒相依的,任何一方失去了對方都活不下來。
然而,他們其實更像太陽和影子。
影子在太陽下存活,沒有太陽,就沒有影子。相反,沒有影子,太陽依然能普照世界,而當太陽升至最高點的時候,影子就會消失。
兇手一直活在主謀的背後,他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愛情,是為了建立主謀一直描繪的美好未來。
但這個所謂的美好未來對兇手來說是越來越模糊了,最後他終於發現,這是因為當中根本就沒有他的位置。
看到那裡,我忍不住哭了。



《白夜行》預告片 :



《白夜行》電影歌曲 (含劇情) :



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

牛「o趙」葡萄

繼去年收到哥嫂送給我的日本桃後,剛剛又收到他們送我的日本葡萄手信。


這盒產自山梨縣笛吹市御坂町的葡萄可謂系出名門。據知,因為那裡氣候溫和,盛產的葡萄和桃向來都很有名氣。而那裡的『御版農園』更是一個專門開放讓人觀光的農園,進園人士只需支付某金額就可以體驗採摘水果的滋味(採摘葡萄是840日元,要摘巨峰的話則要1050日元),和可以在園內吃個飽。

雖然進園「放題」的費用並非驚人,但據大哥說這一盒卻是很貴的。
我沒問大哥價錢,但單單聽到他喃喃自語了數遍「好鬼貴」,已讓我感受到「貴到傻咗」是什麼的一回事。
其實不說也略猜得到,觀乎平日在日式超市售賣差不多裝潢的日本進口水果,最少也要三位數字。以我這名平常只吃十多元一包葡萄的「cheap精」來說,價錢的確讓人咋舌的。

好了,廢話少說,到底「好鬼貴」的葡萄吃後是否令我懂飛呢 ?  試它一兩顆便會知曉。
翻開包裝盒,發現葡萄的外表跟一般那些分別不大。
外表沒兩樣,那麼區別應該在味道上面吧。
把三兩顆送進口裡,嘩,不是開玩笑,向來嗜甜的日本人竟會出產帶點微酸的葡萄,這倒讓我意外。
味道沒佔優勢,它的貴一定是因為它是無核的了。
說時遲那時快,一顆又顆的果核在我的牙齒間爆破,不協調的味道觸動了味蕾神經再傳達訊息到腦神經,然後認知神經告訴我那叫苦澀。
正當我苦惱它與百佳葡萄的分別之際,突然瞥見招紙上的日文字。
イタリア
"少し冷やして皮ごと
召し上がつて下さい"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呀,怪只能怪自己當年不學好日語,以致這堆字中看得懂的就只有「イタリア」(Italy的意思)和「少し冷やし」(約略解作冷卻一會),至於餘下的皮...召...上...下...,以我有限的日文查訪無限的網絡世界後,始終找不着其意思來。(懂日語人士可否賜教一下呢?)
咦,且慢,雖然不理解平白放上意大利的字眼所為何因,但「少し冷やし」好像又給了一點提示。
結果,謎底終於解開了,經我把葡萄冷卻一會之後,發現乾坤原來在爽脆的口感上。(古惑呀妳~)

常聽到人家的一句話「蘋果是蘋果,橙是橙」,那麼以這個推展下去應該是「葡萄是葡萄」了吧 ?
然而山梨縣御坂町的葡萄卻把這些邏輯推理通通推翻,因為其爽脆口感竟令人有「葡萄是芥蘭」的錯覺,而咬時更在嘴裡發出「噗、噗」聲響。
只不過,話說回來,花這個價錢就只為了過一過「噗、噗」聲響的癮頭,值得與否真是見仁見智。
當然,家人(或人家)送的則另當別論。

2010年4月10日星期六

《安非他命》 - 愛拯救不了自毀的人

同志電影可以是含蓄隱晦,也可以拍得大膽露骨,而《安非他命》(Amphetamine)就是那種要把同性戀赤裸裸地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一類。

在電影中,卡夫卡(彭冠期飾)是一名游泳教練,而Daniel(白梓軒飾)是一名金融才俊,他們是不同世界的人,卻因為同樣求得一支九十七號籤而結緣。
其實說他們來自不同世界,最主要是因為他們「曲直」有別,卡夫卡喜歡的是女人,而Daniel則是一名同性戀者。
初次碰上,Daniel感覺到卡夫卡很寂寞,想保護他之渴望油然而生,所以便向他展開追求。
至於卡夫卡,他明明是喜歡女人的,可是對Daniel並沒有抗拒的感覺,反之,更越來越有好感,困惑之間令卡夫卡憶起一段曾被男人強暴的往事,就是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改變了卡夫卡的人生。
由好感到嘗試接受,卡夫卡越來越愛戀Daniel,當他們益發親近的時候,Daniel發現原來卡夫卡有吸食安非他命(俗稱「冰」)的習慣,且毒癮極深,無論他如何不離不棄、包容和勸阻,他的毒癮怎麼樣也戒不掉。
電影的主題「沒有戒不了的毒,只有戒不了的愛」對卡夫卡而言是根本不成立的,因為他既戒不了愛,更戒不了冰毒,名副其實的「冰毒害人,影響一生」。

我說電影露骨,是因為電影毫不吝嗇地展示男性的裸體(女性的也有,但相對少)和接吻愛撫的鏡頭。
雖然作為一名成年人,有什麼場面沒看過 ? 只是這樣有需要沒需要也露一番少不免讓觀眾(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那個地方去,就正如《安》片的爭議由始至終都去了彭冠期的祼露和被強暴的幾幕一樣。
男女的祼體無疑可以吸引一些人進場,但進場後還得靠角色的刻劃和細緻的劇情,才能打動觀眾。
我覺得導演是顧此失彼的。
其實簡單的二男在青馬橋跳笨豬跳已展現了自由和豪情,而卡夫卡在木屋跟Daniel訴說童年往事更讓人會心微笑,有些時候不一定要寬衣解帶才叫打開心屝,也不一定要「彎下腰」暗示「你o黎啦」才叫真真正正接受男同志的愛。
卡夫卡在電影中曾說出喜歡男生穿上衣服的樣子,這簡直說中我的心聲,可惜導演卻如Daniel一樣,喜歡男人光脫脫的晃來晃去,以致在情感上的描寫不夠細膩動人。
雖然我不敢說導演是否愛好男生,但從電影裡可以看得出他對女性是很有意見的。導演很喜歡在字裡行間「俾說話女人聽」,例如「女人就如mortgage一樣,draw過一次就要還一世」等等,又或是把親熱鏡頭下的女人拍得異常醜陋,反觀男主角的接吻和愛撫充滿美感,絲毫沒有給人雞皮疙瘩的感覺。

在電影中,絕大部份的男性祼露境頭都落在彭冠期身上。彭冠期那種坦蕩蕩和豁出去的態度是讓人欣賞的。
至於演技方面,他亦交了功課,雖然在憤慨的時候那種歇斯底里有點過了火位,但在被強暴時的傷痛和無助表情,看得人比他更難過。而最到位的要數電影接近尾聲時這個近鏡,五官表情散發着千言萬語,簡直讓人心碎。
對比另一男主角白梓軒,他的祼露就來得閃縮得多了,加上木口木面的表情,表現可謂不太理想。
看得出出身比較好的他拍這類電影的心理枷鎖是非常重的。

略嫌《安》片不夠細膩,但若論電影的美學和藝術性,我覺得是無可挑剔的。
導演挑的幾處場地景致怡人不在話下,而男主角們的健碩身形更是讓人.......垂涎。
此外,男主角在海中的這一幕不期然讓我聯想到米高安哲羅的那幅《The Creation of Adam》。
上帝賦予阿當生命,而在電影中Daniel則讓卡夫卡展開另一段新的生命。
只是卡夫卡受不住冰毒的誘惑,猶如阿當受不住毒蛇的引誘而吃了禁果一樣,自毀前途而己。
另外,導演用了「卡夫卡」這名字,除了讓人聯想到20世紀德國有名的小說家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之外,一查之下,卻發現原來「卡夫卡」在捷克語中是「寒鴉」的意思。
寒鴉是體形較小的鴉屬鳥類,白天飛往郊區在垃圾堆、農田中尋找食物,晚上則宿於路邊、公園或高大喬木上。
在電影中卡夫卡被Daniel的朋友裝扮成一隻鳥,未知導演是否用寒鴉來比喻卡夫卡的人生呢 ?

這些深層意義無疑增添了電影的藝術性,只不過,一套電影不能單靠美感和藝術性就能成事,流暢的故事才是電影的靈魂,而說故事的責任就在導演身上。
《安》片在部份時間不時穿插了一些短速的往事片段,老實說,是看得人一頭霧水的。
說得好聽的,這是導演的拍攝手法,然而,這種手法危險在於給觀眾非常雜亂的感覺,每每要靠觀眾自己去幫導演理順,才能搞得清楚故事的來龍去脈,然後套用卡夫卡在電影中的一句口頭禪「哦~~咁o既」。
除此之外,有些情節發展未免太匪夷所思了,容我不在此披露。而我相信看過電影的觀眾無不覺得「forgive佢」那個情節非常突兀和讓人失笑。

拍一套電影可以為自娛或娛樂小眾,也可以為拿國際獎項,而不知怎的曲高和寡的電影總是深得獎項評審的歡心。
只是,假如導演是為了要向大眾傳遞訊息的話,那麼導演必須努力把與大眾之間的斷橋貫通才行。
我覺得暫時這道斷橋仍未能完全接通得上呢。


後話 :

因為好奇,所以找來第九十七號籤文一看。第九十七籤的標題為「康順釣魚」,是一支中平的籤:


憑欄晚眺倚南樓 滿目風光景色幽
一葉小舟頻下餌 漁翁釣得有魚無

解籤:
凡取魚者。用網則一拋而得魚多。用釣逐個而得魚少。今登樓晚望。滿眼佳景。見此艇小如一葉。則浮浮而不甚堅穩也。頻頻下釣。則勤苦而不得休息也。而仍未知有釣魚否。則魚之難釣可知也。此籤似無大碍。而事之吉凶。未可定。恐勤苦難成。
財難得 病愈遲 謀望事 謹慎宜 問婚姻 另擇良 畜與蚕 得利微 孕平安 行未至 宅平穩 修善昌 問風水 此地非平穩 問遺失 尋之恐難得 問自身 恐勞苦不安 問天時 恐勤勞無功 問出行 辛苦恐無利。

在電影中,卡夫卡問的是母親的病情,Daniel問的是該否留在香港。
假如這支九十七號籤曾經是導演所求得,不知他問的又是什麼呢 ?

《安非他命》預告片 :


《安非他命》主題曲 - 《斷橋》 主唱者吳彤

2010年4月6日星期二

閰王掉薄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最新數字,香港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6.1歲,男性則是79.8歲,兩者均列世界長壽榜第二位。
如果活上八十來歲就已是世界第二位的話,那麼大家可真是沒見過大蛇撒尿了,因為據資料顯示,暫時世界上有準確記錄最長壽命的人,是一名生於1875年卒於1997年的法國婦女雅娜·卡爾芒(Jeanne Louise Calment),算一算,她死時就享有122歲高齡。
然而我卻覺得活上120歲其實也不足為奇,因為科學家早已聲稱人類本來就該有150歲命,只不過不當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各方面的環境污染等等縮短了人類的壽命而已。

不要以為活上百歲就可以稱霸,因為那真是小巫見大巫得很呢。
據說中國有一位叫李清雲的中草藥專家、氣功大師和戰術顧問,他逝世時就有256歲。雖然對其出生年份是1677年還是1734年有莫衷一是的說法,但就算是生於1734年,到他死時也活近二百歲。
因為長壽,故此他曾著《長生不老訣》一書分享心得,他認為自己的長壽基於數個原因,第一是長期素食,其次是時常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此外他亦常年將枸杞煮水當茶飲以及用氣功來健身。

只不過莫以為二百歲已是長壽之冠,因為這世界是一山還有一山高的。
有聞在中國歷史中最長壽的人是一名叫陳俊的男子,其壽命竟長達443歲。
陳俊一生無兒無女,生活要靠村民供養,晚年肌體萎縮成侏儒一樣,村民為方便照顧,便把他放進一個菜籃子中帶到田園工作,所以得名「菜籃公」。
據說陳俊故居遺址有一眼水質極好的溫泉,他得以長壽,跟長期浸泡溫泉有關。
而另一個較有趣的說法是,曾經有一隻小鬼把閰王那本生死冊的細繩弄斷了,一時情急下,便撕去冊中的一頁捻成細繩頂替,而那一頁就是寫上陳俊的生死時間表,是故獵命鬼一直都走漏眼。
一天閰王終於發現有人「漏死」了,便派了兩名小鬼化身成提着一筐黑炭的孩童去試探。
陳俊看到這兩名小童在溫泉邊不停地洗濯黑炭,好奇心起,便問他們在幹什麼。小童稱在把黑炭洗白。
陳俊聽後笑說自己活了443歲也未聽說過可以把黑炭洗成白炭。此話一出,他當天就死了。
說得簡直像民間傳奇一樣。

對於長壽,我也曾經希望能遊戲人間三百年,當時話說出口就連自己也覺得是天方夜譚,現在看到李清雲和陳俊的個案,覺得數百歲命也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朋友聽到即問 : 要那麼長命幹啥哪 ? 長命成妖精,臉皮都皺得看不到五官耶。
我說朋友這麼想就真是大錯特錯了,觀乎現今科技發展的趨勢,只要活得夠長命,莫說把容貌返老還童,就連整個軀體也說不定可以換掉,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腦袋,只要能保持腦袋康健,身軀壞了就換,壞了就換,這樣便可以締造不死的傳說。
朋友聽後即說我的不死傳說恐怕是難於實行的了。  
為什麼 ? 我喝問。
朋友說 : 因為妳的腦袋當下就已經在生病了 !

2010年4月5日星期一

《月滿軒尼詩》- 猶如橫過軒尼詩道般平淡

有時把心屝牢牢鎖上的人未必是孤僻或心理有問題,而是他們心裡的位置很早已留給一個人,那個位置其他人是無可代替的。
月滿軒尼詩》中的阿來(張學友飾)和阿蓮(湯唯飾)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各自心裡都有自己的世界和在等待的對象,只不過旁人過於擔心又或是太多管閒事, 強要把他們拉在一起而已。
但是他們漸漸發覺,真正把他們連在一起的並不是長輩安排的相親活動,而是大家之間的共同話題和嗜好,以致他們要等的人回來時,深愛的感覺已不復再,他們這才發現心中那位置已被這個相識不久的人佔據了。

有些電影讓人看後感慨良多,又或是令人心情起伏很大,而有些卻如水過鴨背一樣,印象和感覺幾乎由離座一刻開始褪卻,到踏出戲院的時候印象已變得模糊不清。對我而言,《月》片就是後者。
看畢電影至今才個多星期,有些情節任我怎麼想也想不起來,例如最後一幕是什麼呢 ? 我是真的無法記起。
從殘存的記憶中,我只記得張學友和湯唯表現欠理想,鮑起靜過於刻意,李修賢還可以,倒是朱咪咪那種收歛成功幫她轉形,張可頤依然很美,而安志杰坐在客貨車裡遠處看着湯唯那個不捨的神情,可憐兮兮的,當時我是真的希望女主角能回心轉意。
然而女主角又怎麼可能回心轉意呢 ? 一來安志杰不是主角,二來劇中大家的性格如此南轅北轍,縱然不捨,也只得放手。

對情節的印象模糊,但對電影中的一個場景卻印象深刻。
《月》片以軒尼詩命名,不說也知道電影描寫發生在灣仔軒尼詩道的故事,且少不免也會在該處的地標取景。
我對軒尼詩道不算太熟識,看罷《月》片,我嘗試在腦海裡尋找一下該片給我軒尼詩道的印象,卻發覺浮現的除了是檀島之外,也只有檀島和檀島。

《月滿軒尼詩》預告片 :

2010年4月3日星期六

《火龍》


自小長輩就教導,人不可貌相,但長大後卻發現有些時候還是可以以貌相人的,正所謂形於內則形諸外,從一個人的長相上,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心。看不出來的,我只能說那個人是偽裝高手。

就正如在電影《火龍》 (又名《火龍對決》)中的文方(黎明飾)和紀Sir(任賢齊飾),大家同樣是壞警察,文方的壞從其不修邊幅的樣貌和打得犯人半死的行為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而紀Sir呢,文質彬彬、處事冷靜、說話有條不紊的,怎麼看都是一名前途無限的警界精英,但偽裝得天衣無縫的他,內裡原來比文方還要壞。
紀Sir的壞其實藏得極深,非要經過殺警案、交通意外、偷竊案、殺妓案、軍火案和死傷了很多無辜的人,以及文方鍥而不捨地追查才得以逐漸揭露出來,當事態已到無可收拾甚至失控的地步時,他更壞得連偽裝成好人也省了,直讓自己的真面目表露無遺。
但壞人必遭天譴是一個電影世界裡的定律,而紀Sir覺得自己不是輸給文方,他只不過敗給一場用來驅趕瘟疫的「火龍舞」而已,而同是壞警察的文方這次避得過厄運下次也未必能逃得過。
可是紀Sir並不了解的是,文方只是內心感染上瘟疫而已,在逼在眉睫時還是顯露其性本善的一面,反之,紀Sir本身才是一場大瘟疫,所以大家同是肖龍,被火燃燒了,一個得到解脫一個卻被消滅。

劇透,是少不免的,然而對《火龍》這套電影而言根本就沒所謂,因為大家要看的是場面。
車禍、爆破、槍戰、鬧市追捕等等動作場面,既有張力又帶給觀眾刺激和新鮮感,這些對林超賢導演來說根本是駕輕就熟。
經過近年不停執導警匪電影的試煉,林導已擅於處理警匪場面和設計,但我反而最喜歡他把不同人物以不用事件連繫起來的手法,和亦正亦邪人物的描繪。前者的代表有我至愛電影之一的《証人》,而後者則有很不賴的《神槍手》。
然而在我心目中《火龍》未能超越前兩者,很大的問題是出在演員方面。
黎明的好演技從拿過奬得到肯定,只不過我覺得他只限於扮演一些內儉的角色,這次在《火龍》中要演一名因喪妻而變得滄桑又狂躁的幹探,在外表上已沒說服力了。我相信造型設計者也有同感,是故為黎明貼上假鬚。
只是有鬚可以讓人認老豆,但黎明的假鬚卻不能為他添上半點滄桑感,怪只能怪他這些年來實在過得太好了,相由心生,那種飽滿白滑、富態和眉清目秀出賣了他。不能形於外,就算內心再會演,也很難得到呼應。對比着一臉真鬚和雙眼滿佈紅絲的廖啓智,人家那些才真的叫做飽歷滄桑呢。(據說林導原本是屬意劉青雲來當黎明的角色的 ! )
黎明有點失色,但葉璇卻令人眼前一亮。常聽到一些女演員希望可以擺脫花瓶的說話,是否只是說說罷了觀眾是有目共睹的。從電影中我看得出葉璇很有這方面的決心。
除此之外,劉浩龍雖然只得幾場戲,但亦有很不俗的表現。

至於另一男主角任賢齊,在戲中的表演算是稱職,然而演了這麼多年還只是稱職的話就是不算太稱職了,尤其是在電影的後半段,他的真本性漸漸浮面了,但語氣和神情跟前半段變化不大,也不夠邪惡。反觀飾演刀哥的大陸演員譚凱,他眼神所散發出的銳冷和邪惡感,就算是架上了粗框眼鏡,還是讓人不寒而慄的。
其實早年蠻喜歡看任賢齊的,真希望他能在演技上有新的突破。

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另一位大陸演員王寶強,他雖然戲份不多,但他幾個眼神已充分表現了徘徊在正與邪的無奈。據說拍攝這場戲當天是37度高溫,而王寶強卻要身穿夾克,全身繫上炸彈道具,並不斷在中環街頭奔跑和摔倒,但他沒半點怨言,非常敬業。(這場戲讓我想起在《拆彈雄心》中雷同的一幕。可以選擇的話,又有誰會想做一個壞人呢?)

自小長輩教導如何認清好人和壞人,可是長大後我卻發覺對於一個人的好與壞是不應該輕易下定論的。
就正如《火龍》想帶出的主題,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場瘟疫,只是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發而已。
當觸及到爆發點,或許會發現自己根本與文方和紀Sir沒分別,又或者比他們更壞也說不定。


《火龍》預告片 :




《火龍》主題曲《煙火》 :



後話 :

因為很喜歡林超賢導演的電影,所以是很期待遲些會上畫的《綫人》(Stool Pigeon)。

《綫人》預告片 :

(仕按 : 智叔的造型好搶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