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日星期五

《黃金時代》(The Golden Era) : 苦命蕭紅


在《黃金時代》中,觀眾從不同人物口中,了解到已故女作家蕭紅的坎坷一生;然而,看這電影時,當中的時代背景亦不應忽視。從哈爾濱被俄國佔領時期,社會呈現較西方的生活習慣,其後時事作家不斷受到當時政府的打壓,到抗日戰爭,多少人顛沛流離,家人情侶各散東西……因為蕭紅的人生經歷過不同大時代,所以看得出許鞍華導演也意圖透過她,側寫她身處的社會環境變遷。

蕭紅的黃金時代,是她輝煌的創作時期,也可以是她一段又一段的傷心情史,或許"寫作"、"創作"是較為虛空的概念,難以透過影像表達出一個吸收觀眾的畫面 (不就是拍攝主角在案桌前拿起筆寫寫劃劃而已),所以《黃金時代》把焦點都投放到蕭紅的幾段情上。

從電影來看她的一生,不難發覺出現在她身邊的男人,最後總叫她失望難過,尤其在她人生重要時刻,往往棄她不顧。陸哲舜跟蕭紅私奔期間回到妻子身邊、張恩甲聽從兄長的意思休了蕭紅這名未婚妻、蕭軍要投軍拋下蕭紅、丈夫端木蕻良雖然在蕭紅病入膏肓時為她吸出濃痰,但其實他早有離意.....蕭紅不斷愛過、痛過,跟重新上路,來到最後,倦極亦看透了男女之間,只不過是一個問題結束,和另一個問題的開始罷了。

筆者認為悲傷人生也可以是一個人的黃金時代。蕭紅任性的性格,間接讓她的愛情和人生充滿荊棘,作為一名普通人,這是最慘不過了,但作為一位作家,悲情才驅使她寫出不少觸動人心的著作,構思出更有血有肉的故事人物。在她身上,正好看到人生與寫作的因果關係。

《黃金時代》跟其他傳記電影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不同角色在不同的章節裏,會突然走到攝影機前,成了說故事的人,向觀眾訴說跟蕭紅有關的點滴,讓我們對她逐漸加深了印象。這是一種特別又有趣的手法,因為觀眾明明在隔銀幕窺看別人的故事,卻因為角色跟我們對話,他們恍若便成了我們認識的人。

當然,許鞍華這種手法也有其冒險的地方,其一,演員稍為演得用力,便更顯刻意,尤其是內地演員往往演得很"用力"。此外,因為角色突然跳出故事,觀眾或許會因為這種突如其來的抽離而無法投入,筆者的確有幾次在投入戲中感人的段落時,突然被這種手法干擾而「出戲」,實在可惜。筆者對《黃金時代》本來期望甚高,觀畢電影,有點小失望。

《黃金時代》(The Golden Era) 預告片 :




 
Bookmark and Shar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