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種原因挺而犯罪,看來好像太不值得和兒戲。然而,從戲中「阿公的阿公都失業」、「兒子的兒子都注定窮斃」等等對白,可以看出這電影透過了這些學生的荒誕行為,反映出台灣的民生窘況。
有說台灣大學生的平均薪水是台幣兩萬多元,即不到港幣七千元。大學生已如此,低學歷的人更加生活坎坷。雖然導演易智言沒有詳列兩位男主角阿左和小天的家庭背景,但是從二人比鬥誰比誰窮時,觀眾還是了解到二人都是在低收入家庭裡成長,一個依靠阿嬤的小手作賺取微薄收入過活,另一個則家徒四壁,家人都跑掉,天天都是有一餐沒一餐的。
說實在,當二人比鬥貧窮,以至其後一幕,在他們事敗後老師要他們寫悔過書,老師要他們「從頭寫起」,他們不禁惆悵「從頭寫起」該即是從甚麼時候寫起,結果有人提議從阿公的阿公開始失業寫起……這兩幕,導演都編寫得很好笑。此外,整部電影亦充斥着各種小幽默,好像阿左為偷銅像作出不同部署,買面具、衡量手推車可盛載重量,都能博得筆者一笑。但只要想深一層,其實就笑不出來,因為所反映出台灣狀況都幾嚴峻。雖然,導演沒有為戲中的貧窮找出解決方法,單單只是小天在結尾跟阿左說了「我們該合作」,以改變兒子的兒子都窮斃的宿命,但總比去偷去搶的方法以改變命運,來得正面得多。
有說《行》片暗藏政治隱喻,的確,單從導演設計了戲中兩幫男學生密謀去偷孫中山銅像,已大概能摸到他的政治意圖。為甚麼不設計他們去偷別的,而是偏偏是孫中山銅像呢 ? 還有,這尊銅像是被遺棄在儲藏室,被人置之不理,就算被偷去了,也未必有人察覺得到。這似乎在暗諷台灣人民都把孫中山所提倡的三民主義 : 民族、民權、民生都遺忘了吧 ? 還有其他的含意,待觀眾自行領悟出來。
《行動代號 : 孫中山》(Meeting Dr. Sun)
預告片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