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是根據凑佳苗的同名小說改編。凑佳苗最為人熟識的作品相信要數《告白》,其多角度敘事方式和反映學生陰暗面的手法,叫筆者留下深刻印象。
這次在《白》片裡,凑佳苗依然採取了擅長的敘事技法,通過男主角這名電視台導演採訪不同的相關人士,得出前因後果和人物個性的線索,意圖對一宗美女被殺案下定斷。
猜猜誰是兇手確是推理電影的一大樂趣,作者和編導在故事的開始,便轉移視線,意圖愚弄觀眾把兇手指向一個心理看似有問題的目標人物。當然,有經驗的觀眾自然不會中計,知道競猜兇手遊戲並非這麼直截了當,更可能從蛛絲馬跡,一早已猜到真兇是誰。然而,細看一切鋪排,不難發現本片的最終目的並非叫觀眾猜出兇手便算,而是憑藉這個兇案故事,帶出了社會大眾扭曲價值觀的可怕面。
很同意戲中有角色說,所有人都是以有利自己的角度去講述所知道的事情。編導將每個受訪者的視角羅生門,拍成前後矛盾的一個個段落,正好反映了每個人都把在事件上自己最美好一面放大,把醜陋行為隱藏;自私大於公允,結果無辜者便平白受害。
細看每個牽涉其中的人,男主角不求證地得來第一手資料就大肆公開,爭到網絡人氣後便沾沾自喜;電視台為求收視,以兇案製作偏頗的綜藝節目;網絡上「花生友」當道,紛紛以一種看透世情的角度,分析得實牙實齒,讓人幾乎以為他們就在現場一樣。實情是,假真相與真事實相差甚遠,社會大眾偏偏對假真相趨之若鶩,極為諷刺。
網絡社會是一個可怕的世界,人人匿名發表意見或惡言相向。針對自己的人,甚或害得我們差點萬劫不復者,或許在現實生活裡存在於你我身邊,他們根本就不在意我們是誰,只在乎能博取多少迴響。這一點,隱晦地在《白》片最後的一場戲展現出來。
《白》片令人很容易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感到失望,慶幸編導在結局保留溫暖的人性,和一段多年不變的友誼,以緩和一下戲中的人性冷漠,以使整部戲的調子不至於太過灰暗。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The Snow White Murder Case) 預告片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